“小女子參見將軍”
那名女子終於從這麼年輕的將軍回過神來,輕聲細語地向李興行禮。
李興這才看清這名女子的容貌,只見這名女子身著一身深蘭色織錦的長裙,裙裾上繡著潔白的點點梅花。細緻烏黑的長髮,常常披於雙肩之上,略顯柔美,有時鬆散的數著長髮,顯出一種別樣的風采,突然由成熟變得可愛,讓人新生喜愛憐惜之情,潔白的面板猶如剛剝殼的雞蛋,大大的眼睛一閃一閃彷彿會說話,小小的紅唇與面板的白色,更顯分明,一對小酒窩均勻的分佈在臉頰兩側,淺淺一笑,酒窩在臉頰若隱若現,可愛如天仙。
李興第一次這麼清欣脫俗氣質的女子,讓李興不禁對這名女子心生好感。李興雖然被她的氣質所吸引,但並沒有忘記正事。李興開口詢問:“你是來找你阿爺的嗎?”
這名柔弱女子輕聲:
“回將軍,是的,小女子阿爺是天寶元年應募為長征健兒到安西參軍。小女子在龜茲城官府中瞭解到,小女子阿爺在撥換城當兵。因此小女子才一路長途跋涉來到撥換城尋找父親。”
“將軍,朝廷應募為長征健兒的軍士都是分到作戰部隊中,因此她阿爺的軍籍應該在撥換營。將軍可令劉將領將撥換營軍籍冊調來查閱一番,便可知曉。”
就在李興思考該調撥換營軍籍冊還是城防營軍籍冊時,常在龜茲城從事軍務的羅軍文突然出聲建議。
“恩”
對於羅軍文的軍務瞭解,李興是深信不疑的。李興立即對旁邊的劉大志吩咐:“你騎馬返回撥換營,將撥換營軍籍冊帶到此處。”
“未將領命”
劉大志聞令立即去守捉府馬廄去牽馬前往撥換營。
“此地不是說話之地,你隨本將進府詳談。”李興見府門口人多眼雜,便對這名女子說著。
“恩”
這名女子輕聲應聲著。
隨後李興帶著這名女子和羅軍文,荔非守瑜進入議事堂內。
李興見這名女子進入堂內頗有些拘謹便出聲緩解氣氖:“你家在內地何方?你一個柔弱女子從那麼遠的地方走到安西這裡,實在是令本將佩服不己。”
這名女子坐在胡凳上輕聲:“小女子家在河南道滑州。當時家境貧寒,家中田地被員外霸佔強買走,只剩下一座房屋,家中無已生存。阿爺為養活家庭,於是阿爺在天寶元年應募為長征健兒去安西當兵後,家中就只剩母親和小女子二人。母親靠給別人洗衣製衣做雜活將小女子拉扯大。前幾年黃河氾濫,母親便帶著小女子流浪到洛陽生存。母親為讓小女子活下去,到一家大戶人家當丫環。在去年母親因過度勞累導致重病而逝。母親在臨終前囑咐小女子,一定要找到阿爺。於是,小女子在安葬好母親後,在洛陽花了一些錢財加入一支去往安西行商的商隊,小女子便跟隨商隊歷經三個月最終來到安西都護府龜茲城。後經龜茲城官府查詢,小女子阿爺在應募為長征健兒後,便在撥換城當兵軍籍也在撥換城。因此小女子便找尋一支前往撥換城的商隊,最終跟隨商隊來到撥換城。”
“奇女子,真是奇女子,這等毅力便是我等七尺男兒也不少見啊!”李興聽聞這名子講述自己的經歷後,更是對這名女子心生敬佩之意。
李興有些好奇地問:“不知姑娘芳名?”
這名女子聞言頓時有些臉紅,畢竟在古代女子是不能隨意向陌生男子透露自己的姓名的,即使在風氣開放的唐朝,在平民百姓中。道德約束也是非常嚴謹的,沒有上層人士那麼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