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帥,末將認為可以派遣使者到陝州城去向叛將田承嗣勸降,現在天下大勢已經明?起來了。河北道已被朝廷收復,叛軍的老巢沒了,而叛軍在長安城地區遭受到重大打擊,就連田承嗣都險些陣亡於香積寺之戰。天下人都知道叛軍的末日到了。末將也相信叛軍內部將領也認識到這一點,恐怕叛軍內部也人心思動,只要我軍善加利用這一點,就有可能從內部瓦解叛軍,從而加速平定叛亂的進度。末將認識田承嗣經過香積寺之敗後,有會人心思動,而且末將認為田承嗣不是死忠安?山之人,此人可以爭取!”
見到李興的目光投向自己,段秀實立即領會李帥是想聽一下自己的謀略,段秀實便起身站出來將自己的謀略說了出來。
段秀實也知道這是李興故意讓自己發表意見,展示自己的實力,才能順心地在這支部隊中待著。
“不錯,不錯!很不錯!”
李興聽了段秀實的謀略,眼中閃過一絲意外與讚許之色,李興連聲三贊!
在朝廷的平叛的戰略中,根本就沒有勸降叛軍,從內部瓦解叛軍的戰略計劃,只有對叛軍的軍事打擊。
而李興知道自香積寺之戰和潼關收回後,天下大勢已經明朗起來了,叛軍一些識時務的將軍就會人心思動,開始為自己的前途做打算,他們是不會傻到為偽燕陪葬的。
在李興兵出潼關的時候,也曾想過用勸降之計來快速平定叛亂,但李興最後還是否定了這條看似可以快速平定叛亂,但實則後患無窮的勸降之計,因為李興不想重蹈僕固懷恩的覆轍!
在歷史上安史之亂末期,僕固懷恩在河北道大破叛軍之時,僕固懷恩心思另起,僕固懷恩擔心平定叛亂後,朝廷會過河拆橋,為保住自己,僕固懷恩大量勸降叛將,並沒有收繳叛將麾下兵馬,而是將大量叛軍降將和麾下兵馬駐紮在河北道各州縣。
唐朝表面上平定了安史之亂,收復了河北道,實則河北道大部分州縣都掌握在叛軍降將手中,埋下了日後的藩鎮之亂的禍根!
所有李興的平叛戰略就是對叛軍叛將採取高壓軍事打擊,直到把叛亂徹底平定。
至於叛將的下場,要麼戰死沙場,要麼被我軍俘虜以戰犯的身份公開決處。
李興是絕對不會給叛將重掌兵馬鹹魚翻身的機會!
同時李興內心讚歎道:“段秀實的遠見此時便已經展現出來,段秀實已經看出田承嗣已有投唐之心。不錯,在歷史上安史之亂末期,田承嗣見官軍已收復大部分州郡,便有了投唐之心,在僕固懷恩率軍攻打到莫州之葉,田承嗣率軍投降唐軍。僕固懷恩田承嗣四人統轄河北各郡。田承嗣拜為檢校戶部尚書、鄭州刺史,遷魏州刺史、貝博滄瀛等州防禦使,不久,田承嗣升任魏博節度使。”
李興內心對這三條計策分析到:“如果單論軍事打擊,荔非守瑜之計為上上策,如果以上兵伐謀來論,段秀實之計為上上策。”
不過李興註定是不會考慮這兩條計策,因為李興有了更厲害的計策。
李興計劃利用炸藥包的巨大威力大規模大範圍殺傷陝州城牆上叛軍,然後趁亂登城,奪取城門,放大軍進城,從而徹底佔領陝州城。
這時三位都將目光聚焦到李帥的身上,不知道李帥會選那條計策,或者李帥心中已有計策!
李興望著三位大將的神色詭秘道:“一切明天便見分曉!”
??
天寶十五載八月二日,陝州城
天剛剛亮,唐軍在吃完飯後,五萬唐軍便緩緩離營,來到陝州城下一里遠的地方列陣,準備攻擊。
“段將軍,這場攻城戰的主角可是你麾下的部隊!”
在唐軍中軍內,幾名騎馬的將軍靜待大戰來臨,而這時李興忽然神色詭秘地對段秀實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