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回 最後一擊三十

由於小皇帝的來信說明案件很緊急,所以秦泰夫妻只準備了半天,決定連夜下山進京。永安寺坐落在山中,要想下山坐馬車離開的話,就必須走山路下山。一般來說來永安寺進香的人,除了當地的老百姓外,一般都是早一天上山,禮佛後再山上過一晚第二天下山。秦泰夫妻在永安寺住了一段時間,看見過許多外地香客。他們都是第一天中午前後趕到永安寺,下午休息或者和大家熟悉一下,然後第二天正式禮佛進香,第三天一大早吃完早飯才離開永安寺的。永安寺離山下最近的大路需要一兩個時辰的路程,其中都是山路,馬車和其他交通工具都不能通行。所以永安寺在戰略方面來說,也算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一旦有敵情的話,敵人還沒有趕到永安寺山門,永安寺就已經做好了相應準備。敵人過分強大的話,永安寺的人可以由後山的小路離開,暫時迴避敵人的鋒芒;要是敵人過於弱小的話,永安寺的武僧可以在山腳下消滅敵人,確保永安寺的安全;要是敵人和永安寺的人勢均力敵的話,永安寺的人可以利用對地理環境的熟悉,利用山門等地逐步消耗敵人的戰鬥力,確保在盡量儲存自身實力的情況下消滅敵人。

當初秦泰夫妻上山的時候是一大早,他們在山下借宿一晚,吃完了早飯才上山的。趕到永安寺已經快中午了,一來到永安寺秦泰夫妻就被控制了起來。一般來說如果下午離開永安寺的話,趕到山腳下就已經快天黑了,所以一般的香客都是在上午離開永安寺的。上午離開永安寺,中午左右到達山腳下的農戶家中。在農戶家中吃過午飯,無論是僱傭馬車或者走路離開,都可以在天黑之前趕到小鎮。像秦泰這樣下午急著離開的人不多,而且到了山下也需要借宿一晚,不如在永安寺過一夜明天再離開。秦泰也知道這麼做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注意,但是時間來不及了,只好大著膽子下了這個決定。

下山的時候大家並不是一起走,秦泰把大家分成為了四組。第一組,錦衣衛以護衛的名義下山,安排好大家的交通問題和食宿問題。秦泰再三提醒這組人,要準備好足夠的食物和水,估計他們要連夜趕路了。第二組,由國公府名義上的護衛組成,目的就是為大家開路,同時吸引一部分人的注意力。秦泰要這組人記住,如果有人問起他們的身份,他們不要隱瞞或者回避。直接告訴這些有心人,他們是國公府大姑奶奶的人,當初和大姑奶奶一起嫁進京城徐家。大姑奶奶來永安寺後,他們就在永安寺保護大姑奶奶。如今徐家的人想念夫人了,派人來接夫人回家,作為夫人的護衛當然要和夫人一起回徐家。第三組的人主要是保護秦泰夫妻和馮保下山,確保三人的安全和不受打攪。第四組,負責善後。把張月娥和秦泰夫妻曾經在永安寺的所有痕跡全部清理幹淨。同時盡量拖延一些人的注意,事後盡快追上大部隊,就算追不上也要盡快趕回京城。

秦泰夫妻和馮保準備下山,卻遇上了一個意外。永安寺方丈見月大師說要和大家一起下山。見月大師提醒秦泰夫妻,張月娥是一個在永安寺修佛的在家居士。當有人問起永安寺或者一些佛學方面的問題,展小小這個冒充的張月娥如何回答?展小小不像丈夫秦泰,秦泰這段時間在永安寺學了不少佛理,對於一些佛學問題可以說是對答如流。展小小這些日子不是精進自己的武學,就是教永安寺的武僧一些功夫,對於佛學可以說是一知半解。要是身邊沒有一個大師的話,還真的有點接不住一些人的詢問。見月大師告訴大家,他雖然不是正宗少林寺弟子出身,但是無論是佛學還是功夫都不錯,不會拖累大家的。馮保也幫著見月大師說話,秦泰只好答應讓見月大師一起進京了。

讓秦泰最後決定帶上見月大師的理由是見月大師的一句話,見月大師告訴秦泰,他曾經在京城住過一段時間,認識一些官宦人家的家人。見月大師可以幫得上秦泰的忙,至少可以幫秦泰從側面打聽一些訊息。秦泰這些年並不在京城,對於京城的局勢和官員家屬幾乎沒有什麼瞭解。馮保這個曾經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對於京城的瞭解也已經過時了。小皇帝對於秦泰夫妻並不是十分放心,不會把所有的真想或者說是所有的內情全部告訴秦泰。秦泰要想盡快了解局勢和內情,就必須有自己的門路。見月大師是一個出家人,又是一個有名望的出家人,一些官員家屬不會提防,所以見月大師有自己的作用。這就是秦泰答應讓見月大師一起進京的最大理由。

一行人還是錯誤的估計了行程安排。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大家對張月娥這個大戶人家的人的熱情。當大家得知張月娥這個國公府大姑奶奶徐家當家夫人出現在永安寺後,大家人山人海圍住了展小小。護衛們好不容易排除萬難,保護秦泰夫妻和馮保離開永安寺,花去了不少的時間。第二個原因是因為見月大師。當永安寺的僧人得知見月大師要隨著張月娥一起下山後,許多的僧人圍住見月大師。有的是來給見月大師送行的,有的是來勸說見月大師不要離開的,也有的人是來看看見月大師是不是想攜款私逃,更有的人是要見月大師明確永安寺的權責。這些人一個一個接見後,時間已經過去好久了。下山的時候展小小太心急,忘記了丈夫秦泰是一個純粹的讀書人,一個不小心導致秦泰的腳崴了。馮保雖然心機但是並不慌亂,他命令兩個化裝成國公府護衛的錦衣衛,抬著秦泰下山。終於在天完全黑下來的時候,大家來到了山腳下。

展小小簡單地給秦泰處理了一下,然後大家各自方便了一下。護衛和隨從們也利用這個機會簡單地吃了晚飯,大家坐馬車的坐馬車,騎馬的騎馬,直截了當地趕路了。在馬車裡面的秦泰夫妻和見月大師、馮保四個人,一邊吃飯一邊計算行程。馮保也是一路上緊趕慢趕過來的,對於趕路比較有經驗。這一路上估計不會有在客棧休息的機會了,吃的喝的護衛們會解決,他們只要做好連日連夜趕路的心理準備將就好了。

就在馬車上馮保第一次正式向秦泰交代案情,雖然秦泰夫妻已經有所準備但是依然被嚇住了。不光光是秦泰夫妻,就連一邊佛法深厚的見月大師也被嚇住了。見月大師心裡一定後悔了,這種事情外人知道越少越好,自己卻送上門來,真的好失策啊。展小小也好想看出了見月大師的尷尬,露出了這些日子以來第一次的微笑。這個見月大師雖然佛法高深,但是一些行為上看上去就像一個孩子,簡直就是一個老頑童。

事情發生在十四天之前。李太後對於小皇帝這個兒子越來越失望,這個兒子不但變得讓李太後越來越看不懂,而且讓李太後這個親娘有了一種後怕。面對著這個越來越不喜歡的兒子,李太後更加思念和自己親近的小兒子。為此她以思念和想看看孫子為理由,聯合陳太後一起下旨,召已經就藩的潞王夫妻一家人進京。作為小皇帝的親弟弟,潞王不但是皇家最親近的一位親王,更是李太後的親生骨肉。小皇帝從小親近嫡母陳太後,這個潞王卻是李太後從小親手養大的親兒子。所以在小皇帝看來這個弟弟更加得親生母親李太後的喜歡,小皇帝從小就嫉妒這個弟弟。後來長大後潞王的聰明和孝順,更加成為了大家議論的話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