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回 一個老太監二

秦泰將一小塊銀子給了怪老頭,怪老頭接過銀子一呆。

怪老頭嘮叨道:“這位先生真客氣。這塊銀子可以買三十個饅頭。您出手真大方。不過小老兒要提醒你一句話,現在有錢的時候也不要亂花錢。我年輕的時候就是不懂得這一點,你看我現在這樣子就懂了。”

展小小在秦泰給怪老頭錢的時候,就想阻止秦泰。可是一想算了,還是不要太小氣了。就去找了兩條小凳子,秦泰坐一條,展小小坐一條。

當這個怪老頭看見展小小的時候,眼睛突然一亮,好久沒有把眼神收回去。

秦泰也沒有說話,展小小被這個怪老頭看毛了。她說道:“看什麼看?”

她的話一出,怪老頭更是驚訝了。他結結巴巴地說道:“哥兒,東邊過來的?還是北邊南下的?是出公差,還是駐守的?”

展小小聽不懂,就說道:“你在說什麼?說得明白點。”

怪老頭這才鬆了一口氣,說:“不是就好,我還以為你也是。”

秦泰看了看展小小,繼續看著怪老頭。他隱隱約約猜到怪老頭的意思。怪老頭是一個老太監,當他看見展小小的時候,第一眼就以為展小小是一個小太監。才會說剛才的話,“哥兒”是宮中老太監對小太監的一種尊稱。在大明朝裡,所謂的皇宮當然是指在北|京的紫禁城。但是也有另外一種說法,說皇宮有兩個,一個是真正意義上的皇宮紫禁城,另外一個就是太監們的噩夢南|京的皇宮。所有被發配到南|京皇宮的太監,等於失去了前途。南|京的皇宮是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建立的,經歷了洪武皇帝朱元璋、建文皇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也在南|京稱帝,但是不久就開始興建遠在北|京的紫禁城。紫禁城建好後,明成祖朱棣就將整個朝廷遷往了北|京。留在南|京的皇宮成為了一個空城,一個沒有主子居住的地方。

怪老頭所說的“出公差”和“駐守”是指太監們的工作動態。“出公差”就是指太監奉了皇上的命令,來地方上宣旨或者辦公。“駐守”就是指太監遵從皇上的命令,來地方上長期駐守。也就是監視地方上的官員,就近管理官員們。

展小小連這種話都聽不懂,怪老頭才確定展小小不是宮裡出來的太監。

得到了銀子,怪老頭才慢慢地說道:“我朝開國皇帝太祖爺洪武皇帝建立大明的時候,就對內宮有嚴令,所有後|宮中人不得幹預朝政。可惜身為官家的人怎麼能一點也不接觸到國家大事呢?當時太祖爺親自為所有的太監改名字,太監都改成了四姓。當時太祖爺不知道聽了哪一個大臣講的故事,這才知道歷史上有四個有名的太監。秦朝的趙高、漢朝的張讓、唐朝的高力士,還有宋朝的陳琳。就將所有的太監改姓趙、張、高、陳。原來太監們的姓氏一律不準再用。”

秦泰也想起了一段書中的歷史,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從小是一個苦孩子,認識的字也不多。當上皇帝後的他,為了增長知識,所以以聽大臣講故事的方式記住重要歷史。據說當時為朱元璋講課的大臣,想盡辦法將歷史上的大事故事化,希望朱元璋能夠聽進去一些。看起來這個怪老頭並沒有說謊。

怪老頭又說道:“我們太監是世上最苦的人,不是之一而且絕對是最苦的。要不是家裡實在活不下去,誰會將自己的孩子送進皇宮當太監?一個孩子活生生地被閹|割,這種痛苦誰受得了?我聽別人說閹|割後能夠活下來的孩子十個裡面不到四五個。就算活了下來還要經過適應和培養,真的能夠順利適應太監生活的又只有十之五六。進宮後不是被老人欺負就是被主子打罵,能夠成年的又要少幾成,我們太監不容易。太監是世上最沒有尊嚴的人,不但不能傳宗接代,而且不能人道。所以我們也知道自己是不孝的人,至少對不起自己的祖宗。所有的人都從骨子裡看不起我們太監,就算那些對我們溜須拍馬的人也一樣,他們心裡也一樣鄙視我們這些太監。可是要是我們太監都自己看不起自己的話,誰會把我們還當人看?為了得到主人的歡心,為了能有點做人的資本,我們什麼事情都敢做,什麼都願意做。每一個進宮的小太監,要過三關才能算是真正的宮裡人。一個太監要能捱得住打罵、能夠吃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苦,能受常人難以忍受的委屈。所以這三關就是第一關每個太監挨一頓打,捱打的時候不但不準叫疼,而且要大聲叫‘打得好’。打的越疼要交的越響亮,這才算過關了。第二關是冬天的時候光著身子在露天的地上行完一千次官方正式的跪拜大禮,要是夏天的時候,穿著棉衣在太陽下大聲朗讀恭維主子的話一個時辰,其中恭維的話不但不能重複,而且要有感情有情緒感染力。聽得讓老太監們滿意,這才算是勉強過關。第三關是幫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太監清理身上的髒東西。這些老太監不是拉不出屎來,就是撒不出尿。過關太監要用嘴巴吸尿,或者用手指扣大便,必要的時候甚至於用自己的舌頭舔|,生怕一用力把老太監的摳破了過不了關。每一個小太監,新來的太監都要這麼訓練出來,幾乎沒有一個例外過。我記得當時我才五歲,我不但要自己照顧自己穿衣服吃飯,而且每天頭頂一大盆清水在屋外站著,晚上被逼著一邊拿大頂,一邊背誦宮裡的規矩。梳頭、穿衣服、端茶倒水、跪拜等等什麼都要練。當然試練物件不會什麼大人物,是我們的幹爹或者師兄,也有的是宮裡的宮女們。一些有後臺的小太監,或者拜了一個有權優勢的幹爹的太監,可以送到內司監學讀書。內司監不但教太監讀書,更是教裡面的太監怎麼做好一個大太監。所有的大太監都是從內司監出來的,他們的學習據說比外面的讀書人還要緊張和刻苦。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外人對自己的看法,才能讓自己有一點點做人的尊嚴。”

展小小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作威作福的太監原來還這麼艱難地走過來的。

老太監又說道:“每一個太監都沒有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的孩子,更不會叫自己的家人後代來繼承自己的一切。太監在宮裡拜幹爹收幹兒子是一個最普遍的現象。沒有靠山的小太監就容易被欺負,老太監收幹兒子不單是為了壯大自己,更是為了將來自己老了這些兒子可以照顧自己。所以越有地位的太監幹兒子越多,這也算是一種兒孫滿堂了。我的幹爹原來是一個沐浴司的管事,所謂沐浴司就是伺候皇上和後|宮妃子們洗浴的衙門。我幹爹用了一碗冷飯換來了我這個幹兒子,我當時被其他太監欺負的已經三天沒有吃過東西了。要是沒有這碗冷飯,我估計挨不到那天天黑就會活活餓死。幹爹就我這麼一個幹兒子,其實幹爹也是一個經常被欺負的太監。只不過當時他已經被打慣了,被人欺負慣了而已。我們兩個人在皇宮裡相依為命了三年,我真的把他當做自己的父親一樣看待。我幹爹姓高,我就跟著他姓高,當我喊他父親的時候他雖然盡力剋制自己的情緒,但是我依然發現他很激動。幹爹不但教了我一些字,還告訴了我一些宮裡的老事和做人的經驗。原來成祖皇帝朱棣身邊赫赫有名的大太監鄭和,原來的名字叫馬和。他並不是正經八百的宮裡太監,是燕王朱棣自己招收的太監。建文皇帝朱允炆並沒有死,當初皇宮中的大火是太監們故意放的,為的就是不讓人知道死的人不是皇帝。真正的皇帝已經在大臣們的幫助下離開了南|京,以後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成祖皇帝的兩個兒子為了搶皇位,也紛紛收買自己的人。最後所有和皇子有關的太監不是被殺就是被趕到南|京皇宮或者祖陵等死。英宗皇帝是一個長得很醜的宮女所生的。當時皇帝沒有嫡子,皇後又是一個醋壇子,不允許皇帝臨幸其他女人。凡是宮中漂亮點的宮女都被送到了浣衣局洗衣服,不準備見到皇帝。皇帝只好臨幸了一個樣子很醜的宮女,幸好是在黑暗的晚上,不然的話皇帝估計死也不會碰這種女人。為了證明自己是皇家血統,英宗將自己的年號改為正統,就是為了堵住大臣和天下百姓的悠悠眾口。可惜他太聽從大太監王振的話,擅自出兵攻打北方的瓦剌人。土木堡一役不但損兵折將,而且連自己都被敵人抓了。為了大明江山,為了天下百姓,英宗的弟弟在大臣們的使用者下成為了景帝。瓦剌人看見英宗沒有用了,不如敲詐一筆錢放了英宗。回到皇宮後的英宗,名義上是太上皇,其實是被軟禁在南宮重華宮裡。兩個年紀相差不大的太上皇和皇帝,在皇宮尷尬地生活著。最後英宗在一群將士們的支援下複了帝位,他的兒子就是憲宗成化皇帝。憲宗皇帝的繼位人是孝宗皇帝,孝宗皇帝是一個痴情人,一生之後只有一個心愛的女人,她就是皇後也是孝宗皇帝唯一的一個妻子。孝宗只有一個兒子,就是先帝武宗皇帝。武宗皇帝沒有兒子,也就是說不能由他的後代繼承皇位。他臨死的時候,只好在堂兄弟中選一個繼承人,最後選中了現在的皇帝嘉靖爺。但是嘉靖爺不承認自己過繼給孝宗皇帝,他只承認自己繼承了大伯孝宗的帝位。堅持要追封自己的父親為皇帝,自己的母親是皇太後。就這樣先帝武宗沒有了弟弟,只有一個堂弟皇帝嘉靖爺。孝宗和武宗皇帝沒有了後裔,斷了繼承血脈。這都是皇家一些秘密,我幹爹都當故事一樣講給我聽。我八歲的時候,幹爹因為一場意外死了,我也被送到了寧王府當差。”

秦泰終於知道了這個老太監的事情,正因為他被送到了寧王府,所以受到寧王造反的牽連,才會這麼潦倒。他一定是當初趁亂逃了出來,不然的話不會活著。據說當時寧王作亂,朝廷和皇室幾乎把寧王府的人全部都殺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