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泰的話馬上令譚綸冷靜下來,譚綸不但放開了秦泰,而且退回到了自己的床上。他努力的平複自己的心情,也在思考著秦泰的話。
譚綸好久之後才說道:“你是猜的還是知道的?是怎麼猜出來的?”
秦泰平靜的坐了下來,臉上多了一些正經和嚴肅。
他說道:“張大哥多次來信指責我,說我這麼做是在毀自己。我的任免下來之後,我就知道張大哥放棄了我。事實上張大哥已經仁至義盡了,要是我的話也只好放棄了。連張大哥都放棄了我,您譚大哥卻說為了張大哥幫我?您說我會幾分相信?再說張大哥在來信裡沒有說起過您的事情,可見張大哥不知道您到這裡的真正目的,或者說他覺得沒有必要麻煩您。您不顧大家的反應,直接派人來旅館邀請我。可見您不但得到了裕王的明確指令,更是事前早就想好了的。我開出的條件又是一個官員不能隨便能答應的,可您不但答應了而且親自寫信為我做介紹。一般的官員辦私事的時候,絕對不會這麼明顯。您不是一個冒險的人,更不是一個冒失的人,所以我知道譚大哥您有任務在身。”
譚綸苦笑了一下,說道:“看來張居正說的沒有錯,真的不能小看你。張居正曾經跟我說過,你為人太過於正義,又不愛玩政治和權術。不然的話,你的本事絕對不比當今的兩位輔臣差。我以為張居正實在過分誇獎你,原來是真的。你的分析能力和觀察力真的很好,連我也要自嘆不如。可惜你心裡只有天下百姓,沒有君王,更沒有朝局,不能成為一個好官。張居正曾經對裕王說過,你的思想有點叛逆。說你心裡沒有君王大義,沒有利害關系,事事以大多數的百姓為依據。你這種官員不適合官場,要麼會破壞官場次序而身首異處,要麼就會引起大的政變。所以他力勸裕王不要見你,重用你。看來真的是對的。你明明知道我在利用你,你明明知道這件事情成與不成你都沒有好下場,你卻依然去做。你心裡不是想著幫裕王,也不是想著幫皇上,而是想著幫福|建的百姓。要是福|建有糧有錢的話,你會不顧一切的開倉放糧賑濟百姓。你這種人是好人、聖人,但絕對不是好官,不是忠臣。”
秦泰不無寂寞地說道:“皇帝是一個人,不是神,也不是什麼龍。他是一個普通人而已。百姓也是人,而且是一大群人。為什麼為了一個人而要去背棄一大群人呢?難道他一個人的意志,比千千萬萬的百姓的性命還重要?他可以在京城養尊處優,可以修身養性,可以求長生不老,可百姓怎麼辦?百姓不想長生不老,也不想什麼榮華富貴,只是想不餓死,不被人殺死而已。其實大家都知道,倭寇之亂不過是小事,要是沒有一些人的縱容的話,倭寇不但不能為禍這麼久,而且也不能在我大明沿海滋擾百姓。只要朝廷和那一位早有決心,不至於江南沿海幾十年的倭寇猖獗。這樣一來大明少死多少人?有多少百姓不用流離失所?有多少孤兒寡婦可以過上好日子?有多少婦女不用受辱?福建全省也不會這麼亂,更不需要我這個管刑獄的小官去福建穩定局面。這一切都是誰造成的?他可曾想過自己的過錯?”
譚綸越來越覺得秦泰離譜了,這種人不但不能回京當京官,更連一般的地方官也當不了。真的只適合留在刑部,專門管理破案和驗屍。不然的話,他一開口就會引來殺身之禍,更會連累他的家人。
譚綸也索性開門見山地說道:“你說,要我怎麼幫你?”
秦泰說道:“譚大哥,譚大人。您要是真的想幫我的話,就幫我多找一些士兵,多弄點糧食和日用品。多準備一些治療瘟疫和傳染病的藥給我。至於銀子我也要,有多少要多少。但是可不可以一部分換成銅錢,一部分留在你這裡幫我買糧食。還有就是運糧的馬車和工具。這麼多的糧食和物資要運不是嗎?”
譚綸頭疼地搖了搖頭,吐出一大口濁氣說道:“士兵不能給太多。五百個戚家軍老兵都給你,一千五百個普通戚家軍。其他再給你三千名訓練好了的新兵。一共五千人,這是我的極限了。他們都是福|建本地人,不但懂當地的話,而且不容易發生摩擦。糧食的事情我也幫你解決,五錢銀子一石雜糧。每月給你送一萬石雜糧去福|建。日用品我也給你一部分,還有你要的藥我也抓緊準備送過來。至於馬車什麼的,這一次我替你解決,下一次你要自己想辦法。我這裡的人手也不寬裕,不能無限制的供應你。至於銅錢簡單,你拿著銀子去戶部,要求換成銅錢,估計他們會很高興的換給你的。”
秦泰想了想,五千士兵應該夠了,就是一個月一萬石糧食少了點。
他就說道:“能不能這一次我再帶兩萬石糧食走?以後每個月送兩萬石雜糧來福建?反正你可以上賬的,以後我們一起算。”
譚綸幾乎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聲音:“好,就這麼辦。”
回到自己的住處,秦泰不斷地高興著。五百經驗豐富的戚家軍老兵,以一敵五都對值得。一千五百名上過戰場的戚家軍戰鬥力也不弱。就是三千已經訓練過計程車兵,也比自己臨時找來的要強好幾倍。五千裝備精良的戰士在手,退可以安守一方,進可以對付來犯之敵。兩萬石糧食,加上已經答應的一萬五千石,一共是三萬五千石雜糧。也就是說近七百萬斤的糧食,有它在手的話,福建老百姓就不用挨餓了,至少不用人吃人了。運輸問題也解決了,不用擔心這麼多糧食運輸的問題。
等了兩天之後,所有的銀子都運到了軍營,譚綸在一邊看著奇怪。不是說好十萬兩銀子嗎?怎麼會有十五萬兩銀子?多出來的五萬兩銀子是怎麼一回事?是秦泰貪汙的?還是官員們白送的?
當秦泰告訴譚綸,是自己多要的時候,譚綸沒有當場打秦泰。十萬兩銀子已經不知道將來怎麼還了,現在有多要五萬兩銀子。這個秦泰真的以為這錢是白給的,不用還嗎?一想到這錢秦泰還不出來的話,就要譚綸這個保人還的時候,譚綸連殺了秦泰的心也有了。
秦泰也不多話,直接將戶部的三萬兩銀子退回戶部,不是說不要而是要他們換成一串串的銅錢給他。來的時候是三輛銀車,十幾個士兵押送。再來的時候可驚人了,三十輛銀車,一百七十多人押送。大家以為有什麼大動作了,跟著一起看熱鬧,沒想到裡面都是銅錢,令大家大失所望。
五千士兵也來了,秦泰不懂軍事,但是從他們的精氣神來說,這些士兵一個個精神飽滿,年紀也都不大,屬於精壯的一等兵。在大明軍隊計程車兵分好幾種,最差的是又老又弱的兵。再是長期吃不飽的叫花子兵,他們連武器裝備都幾乎沒有。他們的裝備和武器被他們換成了吃的,早就爛在了自己的肚子裡了。再就是“大頭兵”,也就是沒有上過戰場計程車兵,他們不但不知道真正意義上的戰鬥,就連武器也不能正常使用。再就是一等兵,雖然他們有的人沒有上過戰場,但是他們一個個神清氣爽,精神十足。絕對可以和敵人交一交手,不至於一敗塗地。最後一種是精兵,也就是像戚家軍一樣計程車兵。他們不但經歷過戰場,更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他們的勇氣和戰鬥力是連倭寇都比不上的。像戚家軍裡的老兵這種士兵,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計程車兵了,他們屬於秘密武器,殺人的機器,敵人的噩夢。
秦泰要等的是自己的手下展小小、小靈子、“馬三刀”。還有就是譚綸正在準備的糧食。這麼多的糧食,一下子誰也不能馬上準備好,需要時間準備,更需要時間運送到南|京。當然為了不影響浙|江或者江|蘇的前線士氣,也為了不影響江南各地的民心,所以這批糧食譚綸是從內地運來的。那裡不但糧食價格比這裡便宜,而且數量絕對夠多。譚綸是用軍糧的名義,採購這些糧食的。這些糧食因此不但分量足,而且質量保證。誰也不敢再軍隊的糧食上做手腳,因為這些糧食是給前線計程車兵吃的。要是出了什麼問題的話,就是通敵叛國的罪名。
不久之後,展小小和小靈子回來了,“馬三刀”也在第二天回來了。他們之所以回來的這麼快,時間也這麼巧,是因為他們同時得知了秦泰被刑部免去提刑司這職務的訊息之後,分別趕回來的。
展小小最遠,在四|川老家的時候,一聽說秦泰被免職了。連忙和自己的父母說了一聲之後,馬不停蹄地趕回來,在路上遇上了一樣日夜趕路的小靈子。
小靈子不但趕了回來,而且帶來了秦泰父母的口信。秦泰的父母意思很簡單,朝廷不要秦泰幹了就回來。秦泰的父親教秦泰做生意,秦泰的母親為兒子操辦婚事,娶一個漂亮又賢惠的妻子。做一個太平商人也好,不用看別人的臉色過日子。
“馬三刀”得知大人的事情後,不顧家人的阻攔,連夜往南|京城裡趕。依然是最慢一個到達的,原因是“馬三刀”是用雙腳跑的。展小小和小靈子雖然路遠,是用四條腿的馬跑的。在路上展小小跑死了兩匹快馬,花去了近三十兩銀子的路費。是三個人之中花的路費最多的一個,反正展小小比其他兩人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