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六回 白骨疑案十六

孟沖知道自己的地位來之不易,所以就更加不捨得放棄。他不但希望繼續擁有現有的地位,更希望能夠壯大起來。嘉靖皇帝朱厚熜不行了,對他來說可能就是一個很好的機遇。一個令他登上頂峰的絕佳機遇。

孟沖幾乎天天在嘉靖皇帝朱厚熜身邊,不但知道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習慣,更知道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脾氣和特點。嘉靖皇帝朱厚熜這個人,比起太祖皇帝洪武爺和成祖爺可能差點,但是絕對比另外幾個先帝狠辣。他不但心狠手辣,而且做事相當果斷,這一點就連呂芳也贊嘆不如。私下的時候呂芳不止一次說過,要是當今這位主子爺生於亂世,他的殺伐和果斷,一定能造就一個新局面。以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脾氣,一旦懷疑或者不信任一個人了,特別是身邊的人的時候,就會第一時間處理對方。嚴嵩雖然死了兒子,雖然他本身年紀老邁,但是在朝中勢力依然不小。為了嘉靖皇帝朱厚熜他本人,更為了繼位者裕王,絕對不能給嚴嵩一檔有死灰複燃的機會。現在只所以不能馬上對付嚴嵩,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所有嚴嵩親自經手的罪證,都已經被呂芳暗中銷毀了。這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一定要對付呂芳的原因之一。他絕對不允許自己身邊的人,瞞著自己做出這種對不起自己的事情。

嚴嵩的罪證沒有了,就不能立刻給一個主政二十多年的首輔定罪。但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有自己的辦法,一邊讓嚴嵩留職養病,一邊準備對付呂芳。一旦呂芳下了臺的話,嚴嵩不但沒有了翻身機會,更會因此暴露出更多的問題。利用呂芳的倒臺,把嚴嵩的罪證找出來,定嚴嵩的罪,讓嚴嵩一黨永不翻身,這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這次行動的最終目的。至於呂芳這個人,看在多年的情分上,嘉靖皇帝朱厚熜決定不殺呂芳,讓他去南邊養老算了。

孟沖是唯一一個知道嘉靖皇帝朱厚熜全盤想法的一個人。呂芳和嚴嵩可能也猜出了,但是為了不牽連更多的人,他們決定什麼也不做,等在原地聽候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發落。陳洪也可能猜到了一部分,但是可能不知道呂芳的最終結果是什麼。但是有一點陳洪知道,自己將要登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寶座了。這樣一來陳洪將成為內宮第一太監了,這可是陳洪多年來的夢想。

鑒於呂芳將要離開,陳洪要接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內宮將會有一段時間的不平靜,大家都會人心惶惶。孟沖決定了,他絕對不參合進去,坐山觀虎鬥。他知道陳洪一上臺就會發火,殺一儆百,排除異己。黃錦是呂芳最忠心的的幹兒子,不管是陳洪還是孟沖都不喜歡黃錦留在這個位子上。陳洪一旦當上大內總管,一個要對付的人就是黃錦。嘉靖皇帝朱厚熜也會因為呂芳的緣故,默許陳洪出手對付黃錦。這樣一來黃錦下臺的可能性相當大,可能保不保得住性命也是問題。畢竟黃錦和嘉靖皇帝朱厚熜的關系,大大不如呂芳和嘉靖皇帝朱厚熜。一旦黃錦下臺之後,陳洪就會拉自己人上馬,最快時間內控制司禮監和錦衣衛。只要孟沖不出頭的話,陳洪下一個目標將會是馬成,因為馬成手裡的軍權,是陳洪最忌憚和羨慕的。馬成不會也不允許自己的權利被陳洪分化,畢竟馬成是陳洪的幹哥哥,甚至陳洪的為人。孟沖只要躲在一邊,看他們兩個人,不,應該說兩夥人相互攻擊就可以了。

孟沖為什麼不出手呢?因為他知道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身體,當一個皇帝不行了的時候,最不高興手下的人奪權。一旦兩夥人打了起來的話,嘉靖皇帝朱厚熜絕對會想辦法對付他們。當時候一邊悶聲不響的孟沖就會被嘉靖皇帝朱厚熜重視和利用,到時候給予一定的制衡權。再說了就算他們打贏了又有什麼用?新皇帝一登基,所有的內宮高層將會大清洗。陳洪絕對不會再是大內總管了,馬成能當大內總管嗎?

陳洪之所以不能繼續當大內總管,是因為陳洪當初站到了裕王殿下的對立面。所以裕王殿下登基之後,絕對不會把內宮大權交給一個曾經的敵人。比起陳洪來說,馬成更沒有機會出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因為馬成曾經是方皇中的管事太監,裕王殿下是方皇後收養的皇子。裕王殿下的親生母親死得早,方皇後無所出,所以將裕王殿下收養,當做皇後生的孩子。這是一種雙贏的辦法,裕王殿下因為這個養母,有了繼承皇位的機會,方皇後也因為這樣可能成為未來的皇太後。沒想到馬成向嘉靖皇帝朱厚熜舉報,方皇後暗中請人算命,算嘉靖皇帝朱厚熜什麼時候死。這是一件相當大的政治事件,嘉靖皇帝朱厚熜大怒之下廢了方皇後。裕王殿下也差點受到牽連,差一點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權利。裕王殿下不會忘記這個因為出賣主子而當上禦馬監大監的馬成。所以馬成不但沒有機會當大內總管,可能連性命也保不住。

這樣一來的話,內宮司禮監就只剩下孟沖一個大太監了。只要孟沖不出頭,只要孟沖不鬧事,安安分分地做自己分內的事情。就算將來新皇帝登基,也不會把孟沖怎麼樣。裕王殿下身邊一定有可心的太監,但是他們有資格有能力和孟沖鬥嗎?按照規矩,不管是前朝還是內宮,不能隨便出任一把手的。前朝最高機構叫內閣,任何一個皇帝親信的大臣都要按部就班,先進內閣當章京,也就是內閣大臣助理,熟悉內閣事務之後當內閣閣臣。內閣閣老有四位,分別是首輔、次輔、太輔、少輔。首輔是最高執行官,全權處理軍國大事。次輔幫助或者分擔首輔的重任。一般來說首輔掌握吏部,也就是人事、組織權;禮部,後備幹部培養權;戶部,全國財務權。次輔掌管兵部,士兵訓練和安置權;工部,工程督造權。太輔是皇帝的老師或者最大幕僚,同時掌管都察院和理藩院,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紀高官。少輔是太子的老師,或者是皇子們的座師。他還有一個職權就是主管刑部,相當於現在社會的政法高官。這四個職務才能叫閣老,也可以說是“拜相”的人選。一個官員想當首輔的話,先要做章京,然後是內閣閣員,再是少輔、太輔、次輔,等首輔老了或者犯錯了,他才能有機會當首輔。

內宮也是這個規矩,太監要當大內總管,也就是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話,首先要當上管事太監。當管事太監就要是首領太監,要當首領太監就要是執事太監。要當執事太監,就要經過嚴格的身份調查。當上了首領太監之後,才能有機會出任管事太監。當了管事太監,也不是一定能晉級。大明內宮有規矩,凡是沒有上過內學,當管事太監期間犯過錯的太監,一律不能進司禮監。司禮監在內宮,就相當於前朝的內閣。司禮監的小太監也比外面的首領太監更吃香,可見司禮監的權利有多大了。進了司禮監,執事太監、值班太監、管事太監、大太監,然後才是秉筆太監,最後才是最高峰的掌印太監。這其中一步都不能落下,這就是規矩和體統。

裕王殿下身邊的太監,只有兩個曾經進過司禮監,也不過是值班太監,就連管事太監也不是。要是裕王殿下當了皇帝的話,這幾個人最多不過進司禮監,最有資歷的也就是秉筆太監而已。既然他們沒有資格,這個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職務就是司禮監資格最老的一個太監出任。這樣的呂芳、陳洪、馬成三個人積攢下來的資本,就是孟沖他一個人的了。只要孟沖和新皇帝保持好關系,不得罪新皇帝的話,當十幾二十年大內總管不是問題。當時候孟沖也撈夠了,權利的癮也享受夠了,繼任是誰也不在乎了。到時候孟沖向皇帝告老還鄉,帶著幹兒子孟小十回南方去享福。

一想到幹兒子孟小十,孟沖難得露出會心的微笑。孟沖是一個不能生育的閹人,所以不能有後代,像他這種人有不少的幹兒子。但是大家都知道孟沖孟公公對孟小十這個幹兒子特別的好。好的令所有人都對孟小十産生了一種說不出來的妒忌。

孟沖也覺得他和孟小十有緣,一種說不出來的緣分。孟小十是當年孟沖打死的那個小乞丐的侄子,按理孟沖打死了孟小十的叔叔,頂替了小乞丐的身份,應該把孟小十也滅口了才對。可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孟沖怎麼也下不了手,他決定把自己欠小乞丐的一切還給孟小十。他不但承認孟小十是他的親侄子,而且收為幹兒子,把孟小十留在他身邊照顧。短短幾年時間,孟小十已經是一個首領太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