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回 再遇奇案三十

戚老闆坐在自己珠寶店的裡屋,心裡很是不平靜。其實按照戚老闆的家産,還有戚老闆的年紀,早已經可以在老家安享晚年了。再說了戚老闆的兒子們也已經成才,一個兒子在京城開珠寶店,一個兒子在老家當地主,幾個女兒也嫁到了好人家當著少奶奶,老兩口也是有房有地有兒有女。

可是戚老闆有一個心願,希望在他有生之年做一件令自己驕傲的事情。他三十歲前是一個窮光蛋,一家人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三十歲的那一年他一個人帶著借來的十兩銀子南下做生意,三十年來風裡雨裡,什麼場面沒有經歷過。可是戚老闆有點遺憾,就是他沒有給家人帶來什麼榮耀。因為是商人,所以他的兒女只能是商戶,屬於“士、農、工、商”中的最底層。兩個兒子也因為這個不能考取功名,不能出任官員。雖然家裡有點錢,但是全家人並不太開心。戚老闆本人雖然是一個富商,但是在那些讀書人和官員面前總是抬不起頭,甚至於有一個讀書人的當面說出看不起他的話。

他希望能夠為國為民做一些事情,也希望得到官方的贊揚。為此戚老闆決定在泉|州城發展,希望能夠幫助這裡的人的同時,得到官府的表揚或者嘉獎。沒想到官方好像沒有什麼意思,而且不大願意和商人交往。原來自從嚴嵩倒臺之後,官員們不敢和商人走的太近。什麼賣官鬻爵,捐官的事情更是沒有了,商人想要得到一個比較高的榮譽根本不可能。不像嚴世蕃那時候那麼好說話,無論是誰只要拿出五千兩銀子就能買一個虛職官員的名頭,享受著官員的待遇。

現在戚老闆的心願不能實現,反倒中了別人的圈套中,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戚老闆在這裡發展壯大之後,就有人不斷地來拉攏他。戚老闆不是沒有心動過,但是後來一想不能拿一家人的生死開這種玩笑,所以拒絕和這些人來往。沒想到這些原來幫倭寇暗中販賣珠寶的人,在倭寇倒臺之後,搖身一變成為了江南總督胡宗憲的手下,後來又成為了什麼王爺的親信。戚老闆也是一根筋,就是不和這些人沆瀣一氣。不久之前杜老闆突然發難,處處針對戚老闆不說,而且想把戚老闆趕出泉|州,甚至於福|建。

戚老闆從來看不起杜老闆這種靠著歪門邪道和裙帶關系做生意壯大的人,所以對杜老闆的挑釁不予理睬。沒想到杜老闆不但不住手,而且變本加厲起來,誣陷戚老闆挪用公帳。正當戚老闆想反駁杜老闆的時候,戚老闆發現多年來的好友賬房先生神色慌張。一查之下戚老闆竟然發現賬房多年來利用自己對他的信任,竟然貪汙和挪用了不少的公帳。一旦事情暴露的話,賬房先生不但名聲不保而且會牽連坐牢。賬房先生厚著臉皮來求戚老闆,希望戚老闆不要聲張出去,並保證最短時間內補上這筆款項。戚老闆看在多年來的情分上答應了,沒想到這個賬房先生竟然不見了。現在這件事情大家都以為是戚老闆幹的,杜老闆更是利用這件事情比戚老闆下臺。這件事情真的令戚老闆很無奈、很鬱悶,同時也很沒有辦法。

戚老闆曾經想過,索性一走了之,反正這些事情戚老闆都沒有參與,管他們怎麼處理都隨他們的便好了。但是後來一想不對,這麼做的話戚老闆的名聲就被敗壞了。戚老闆也想幫賬房先生還清這筆錢,把事情搬完了再離開。可是現在看來也不行,杜老闆一定會把這件事情都算在戚老闆的頭上。一旦戚老闆拿錢出來的話,不就證實他挪用公款了嗎?這不是給杜老闆一個打擊戚老闆的機會嗎?不能走,又不能幫著還錢,又不能看著杜老闆陰謀得逞,只好這麼拖下去。但是戚老闆心裡很清楚,這麼做其實也不可取。隨著時間拖延下去,支援自己的人越來越少,也會影響到會管的生意和名譽。杜老闆為了他自己可以什麼也不管不顧,就連會館也不惜利用,但是戚老闆不能這麼做,不能不管大家利益和晉商的名譽。所以戚老闆真的很著急,真的想找人解決這件事情。

這時候店鋪裡的一個夥計敲門進來,對戚老闆說道:“老闆,外面有一個青年人帶著一個少年來找您。他說他是您的老鄉,是來幫您的。不知道您有沒有時間見見他?還是要他繼續在外面等著,等您有時間再說?”

戚老闆頓了一頓之後,說道:“老家來人了?是二少爺那裡的?還是大少爺那裡的?難道你們都不認識來人嗎?我們家的人就這麼幾個,難道你們還不認識嗎?會不會是親家的人?快,請他們進來。”

秦泰和仇小球被夥計請到了裡屋,秦泰給了仇小球一個眼神,仇小球沒有和秦泰一起進去,他站著守著通往裡屋的門口。夥計奇怪地望了一眼秦泰和仇小球,但是也很識趣地幹自己的事情去了。裡屋只留下了秦泰和戚老闆,外面還有一個仇小球充當臨時門神。

在裡屋秦泰見到了戚老闆,二話不說把他自己的功名冊交給了戚老闆。戚老闆看了之後馬上站起來,請秦泰坐下之後,給秦泰行了一個大禮。這是戚老闆作為平民看見秦泰必須要遵守的必要禮節。戚老闆不但是要遵守必要的禮節,更是對秦泰這個人的尊敬。在這裡秦泰已經被神化,關於他救助老百姓和抵抗倭寇的事情已經被大家廣為流傳。有的人甚至於相信秦泰是什麼星君轉世,是上天派來救助福|建老百姓的神仙。

戚老闆雖然不相信秦泰是什麼神仙下凡,但是對於秦泰依然很是敬重。平時大家在一起的時候,都為有秦泰這個小同鄉而感到自豪。晉商在這裡能夠快速發展,一來是因為晉商的特殊經商理念,第二就是因為秦泰是他們山|西人。

秦泰開門見山的把自己懷疑有人陷害戚老闆的事情說了出來,戚老闆感到特別的感動。這些天來大家都用一種有色的眼光看著自己,就是一些好友也是懷疑自己。手下的人雖然不說什麼,但是戚老闆感覺得到他們對自己的信任。現在只要秦泰願意相信戚老闆,而且對戚老闆說出心裡話,這是對戚老闆的一種莫大鼓勵和信任。戚老闆簡直把秦泰看做自己的知己和親人一樣,要不是因為身份、年紀等關系,戚老闆真的想和秦泰結拜成異姓兄弟。

秦泰答應幫戚老闆處理這件事情,不但幫助戚老闆洗清嫌疑,而且幫戚老闆永遠的除去後患。作為條件,秦泰希望戚老闆重新當上主事之後,能夠賒借一批糧食給秦泰,並幫秦泰用最短的時間內調集一大批的糧食。戚老闆只問了一句話,秦泰這是自己用還是為了朝廷,秦泰只好給戚老闆看了隆慶皇帝的金牌。戚老闆馬上答應捐助一批糧食,同時幫秦泰準備最大限度的糧食,價格按照最低標準購買。作為報答戚老闆希望秦泰給予晉商會館一個名聲,也給戚老闆一家人一個榮耀。秦泰代表朝廷,代表隆慶皇帝答應了這個要求。

戚老闆馬上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告訴秦泰,秦泰也把自己猜想的說了出來。雙方一合計,問題就出來了。有幾點已經可以確定,第一,這件事情應該是杜老闆或者杜老闆背後的人指使的。第二,賬房先生應該沒有離開泉|州城。不是他自己躲起來了,就是已經被杜老闆的人抓住了。第三,杜老闆已經聯絡了一些店家,這些人就算不知道內情也是願意和杜老闆一起對付戚老闆的。第四,他們的目的不光是戚老闆,可能是想完全控制晉商分部。

理清思路之後,秦泰又問了戚老闆一些會館內部問題。之後秦泰建議戚老闆分以下幾步走。第一,戚老闆盡快找到賬房先生,或者知道這件事情始末的人。第二,戚老闆親自去約見中立的店家老闆,希望得到這些人的支援或者諒解。第三,戚老闆暗中監視杜老闆或者偏向杜老闆的人,找到他們的不利證據,到時候也可以反制對方。第四,戚老闆利用在會館這麼多年的威望,希望找來其他會館的人支援。只要這些其他會館的主事站在戚老闆這一邊,戚老闆就不能被輕易更換。第五,戚老闆要把這些年自己經手的公帳一一寫清楚,以備大家查閱。第六,想辦法找到或者查到當初企圖聯絡戚老闆的人。利用他們的證詞證明有人要針對戚老闆。第七,戚老闆要馬上回去主持大局。要給大家一個信心,戚老闆不會為了自己的榮辱得失,影響會館的正常運作。大家都有眼睛,都能分辨是非,讓大家覺得是誰對是誰錯,戚老闆是不是一個不稱職的人。

戚老闆經過秦泰的開導,終於明白了一切。反正他問心無愧,不必躲著大家不敢出現。索性就帶著秦泰一起回到會館,和平時一樣正常處理會館事務好了。在處理日常事務的同時,戚老闆也好幫秦泰看看會館名下還有多少可以動用的糧食。秦泰和仇小球就化裝成戚老闆的手下,和戚老闆一起去了晉商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