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電話過來就是問你什麼時候過來呢,也好給你們準備午飯。除了熊哥以外,還有誰要來嘛?”
熊哥也是左子良高中的同班同學,和陳全一樣是一個大胖子。
高中畢業以後讀的大專,畢業以後去當了導遊,不過跟左子良已經很久沒有聯絡了,想不到今天會從陳全這裡聽到他的訊息。
“等下到了就知道了,先不說了,我現在在市場買東西呢,買好了馬上就過來了。”
還沒等左子良把話說完,陳全就把電話給掛掉了。
“子良,是不是有同學要來家裡玩?”
坐在一邊邊看電視邊剝玉米的穆晚桃聽了左子良的電話,對左子良說道:“你同學來幾個人,等下殺一隻雞夠不夠,要不你再去魚塘裡面撈一條魚拿來做菜好了。”
“應該有三四個人吧!”
“奶奶你多煮一點飯,菜隨便炒幾個就可以了。反正他們平時都大魚大肉的,你多弄點青菜給他們吃就行了!”
“而且他們是過來釣魚的,魚就不要去撈了,等下在水庫裡面釣上什麼魚就吃什麼魚好了。”
每次只要家裡來客人了,左子良他爺爺奶奶總是好酒好菜的招待,對於農村人來說,殺一隻自己喂的雞、還有切一點豬肉、另外再來一條鮮活的稻花魚,雞魚肉就齊全了。
當然,現在稻花魚已經很難一見了,左宗光今年就種了兩分面積的水稻,還全部都是種的糯米,水田裡面的稻花魚根本就沒有多少。
家裡還有一個三四分面積的魚塘,就緊挨著左子良家裡的菜園,以前是用來給菜園和附近的水田抗旱用的。
左子良家的老房子後面就是雪峰山脈,從山上流下來的一條小溪就從菜園子的旁邊流過,左宗光挖了一條溝把小溪裡面的水引進了魚塘,所以魚塘裡面常年都有活水流進來,養的魚雖然沒有水庫裡面的魚好吃,不過味道也不錯。
左宗光把魚塘打理的很好,每年都要養不少的魚出來,除了自己家平時吃以外,年底還能做不少的臘魚。
每年大家回來過來的時候,離開的時候總是大包小包的帶著,裡面裝的全部都是那些臘魚臘肉,還有各種各樣的乾貨。
這些東西,都是有錢都很難買到的。現在網上也有很多賣這種臘魚臘肉的,左子良以前在外面的時候也買過,可是吃起來卻根本不是一個味道,跟爺爺奶奶做的差遠了。
不是情懷的味道,而是實實在在從原料到手工,都和農村人自己做好自己吃的差了很遠。
所以左子良在買過幾次以後,就再也不在網上面買那些所謂農村的土特產了,想要買到地道的土特產,真的很看一個人的運氣。
而且不少的東西在數量多了以後,自然就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了。
就說左宗光,家裡散養二三十隻土雞沒有問題,可是這些土雞要是增加到200只的時候,散養根本就養不了,院子附近幾百米範圍可能沒有幾根雜草可以存活,最後還是得靠飼料才能喂大。
味道自然就跟散養的那二三十隻土雞不一樣了。
喜歡山水閒情:沉迷種田的大神作家請大家收藏:()山水閒情:沉迷種田的大神作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