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做成一斤酒藥的材料,九成以上的都是自己家裡種的、或者是山上採回來的,只有那些實在湊不齊的草藥,才會去鎮上的國藥店買一點,也划不來多少錢。
今年左宗光一共足足300斤酒藥,在鎮上國藥店花的錢也就那樣多塊錢而已,所以說成本除了人工以外,真的可以忽略不計。
今天蒸這八缸酒,左宗光準備整整二十斤酒藥,一酒缸用酒藥正好是兩斤半。
“等糯米飯摸起來感覺到溫溫的,這個時候就可以放第一次酒藥了。”
等到糯米飯不在冒熱氣了,再等了一會兒,左宗光摸了摸席子上面的糯米飯,感覺到溫度差不多了,拿起早就準備好了的酒麴,對左子良說道:“酒藥最後是分兩次放,第一次放一半多一點,然後翻動糯米,把酒藥和糯米攪拌均勻。
然後在撒第二次酒藥,和第一次一樣要把酒藥和糯米拌勻。
這個時候,一般糯米已經冷的差不多了,就可以放酒缸裡面去了。”
左宗光在一邊不停的指點,左子良和左梓晴、還有柳小琪三人負責動手,很快就把酒藥拌了兩遍。
確定拌好酒藥的糯米已經完全冷了以後,左宗光說道:“糯米現在已經涼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就可以裝到酒缸裡面了。這是兩缸酒的米,分開放到兩個酒缸裡面。
分好以後,就可以往酒缸裡面加涼開水了,一個酒缸放50斤涼開水就可以了。”
左子良把早就準備好了的兩大桶涼開水分別倒進兩個酒缸裡面,又用一根棍子在酒缸裡面攪了一陣子,感覺到水和糯米混合均勻了才停了下來。
用保鮮膜把酒缸的口子一層一層的封了起來,又在外面封了一層厚厚的油紙,最後才用蓋子改了起來。
這樣一缸糯米酒,一共用了兩斤半酒麴、37斤半糯米、五十斤涼開水,不算剛才蒸糯米飯的時候糯米吸收的水分和酒缸本身的重要,正好是90斤。
要是算上酒缸的話,絕對有一百一二十斤了,一個這麼大圓滾滾、滑溜溜的酒缸,根本就沒有幾個人能輕易搬動。
不過酒缸早就在洗乾淨以後就搬進了放酒的小房子裡面,都在房子裡面靠牆擺著。
從早上開始,中間忙忙停停,一直到太陽快要下山的時候,一家人才算是把八缸酒蒸好。
最後又用棉被把八個酒缸一個個的裹緊,才算是完成了今天的工作。
每隔三四天時間,還要開啟封口,用木棍攪拌一次。
這是因為糯米飯裝在罈子裡面以後,由於發酵的緣故,裡面的糯米飯會浮到上面來,所以隔一段時間就要把糯米飯壓到水下去,讓它和裡面的水混在一起。
攪拌均勻以後,再用保鮮膜和油紙把口子封起來,最後再用棉被把酒缸裹好。
這樣的過程需要做七八次,時間在三個星期左右,釀造糯米酒的工作才算是完成了大部分。
要是嫌麻煩的,釀酒的工作到這裡就可以說是完成了,只要把這些酒放置一段時間以後,就可以舀出來喝了。
喜歡山水閒情:沉迷種田的大神作家請大家收藏:()山水閒情:沉迷種田的大神作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