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章 沒有一個有用的

“陛下到!”

太監尖細的聲音傳來,文武百官紛紛跪下。

“恭迎陛下!”

李世民身穿龍袍上殿。

坐在龍椅上,看著朝下重臣。

今天來了很多人,沒有告假的,真是個好日子。

再加上終於可以從五姓七望身上擼一把羊毛,開心的不行。

杜如晦先是對各地災情做了總結,大旱一天比一天嚴重,好在杜如晦居中排程的很好,到目前為止,除了大量流民居無定所,還沒有太大的損失。

不過,杜如晦也說到,災情越來越嚴重,如果再沒有應對措施,整個大唐餓死者恐怕會成千上萬。

朝堂上,百官有人眉頭微蹙,似乎在擔憂,也有人閉目養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將這一切都收入眼中。

望著那些老神在在的世家大族,眼中有一絲寒芒,如今的世家大族於大唐已經成了毒瘤,他們把控著所有官員晉升的通道,同時富可敵國。

雖然李世民是大唐的皇帝,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命令在這長安之中還能作數,若是到達那些世家大族的地盤,可能就完全不管用了。

所以,對於世家大族,他一直想懲戒一番,這次徵糧倒是成了很好的機會。

他想要藉機敲打敲打那些世家大族。

面對各懷鬼胎的大臣們,李世民咳嗽了一下,吸引到眾人的注意,他才開口問道:“眾位愛卿,面對災情,你們有什麼辦法?”

倒是真有幾個這幾天苦思冥想的。

戶部有大臣站出來說道:“陛下,臣覺得如今整個大唐的糧食都吃緊,但是還有部分地區有些餘糧,不如以義倉的名義多徵收一些,然後發向全國。”

義倉自古以來就有。

甚至,之前就有許多次有人提起過義倉,主要就是為了防止災害的。

但是,李淵之前並沒有同意。

在大唐成立之前,整個中原大地可以說都處於水深火熱的狀態之中,那個時代,人能夠活下來已經非常不容易了,更別說多餘的糧食。

自己家裡吃還緊巴巴的。

現在大唐成立,百姓們好不容易安穩了幾年,再建立義倉,給他們增加賦稅,那是逼他們去死。

從成就上來看,唐高祖李淵打天下的時候基本靠著李世民兄弟三人,大唐成立後,他還向匈奴稱臣和親,更是坐上皇位沒有幾年後,兒子們就自相殘殺,被逼的禪位。

可以說,李淵這個人在歷史上根本沒有什麼名聲,每每談論到,也就是一些不好的事情。

但是,李淵在位的幾年卻給李世民的貞觀之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他在位期間,廣屯糧,積極發展內政,若是沒有李淵的底子,李世民上位的第一年都未必能撐下來。

所以,李淵還是有遠見的。

李世民心中對義倉沒有太大的感覺,但他此刻也知道遠水解不了近渴。即便有些地方再怎麼豐收,能夠解決的了十三州災民的糧食嗎?

況且,那些農民平日只有豐收才能勉強養活自己,想要餘糧建立義倉,他們就必須餓肚子。

李世民雖然經常在宮中,對這一切卻也心知肚明,有些不耐煩地說道:“義倉的事情以後再說,現在即便建立義倉,也供不上這麼多張嘴吃飯。”

那名戶部官員也知道自己提了個餿主意,當即退到一邊。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