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綰把紙拿過來仔細地看了看。
“聽夲?聽夲!”
她嘗試著讀了一下。
賈海霞點了點頭。
“第1個字的確是聽的繁體字。”
“不過這兩個字相差實在是太多,一般不會有人往這個上面去想。”
“我想不通的是,第2個字是怎麼回事?”
賈海霞說道“《說文解字》中記載夲,進趣也。從大從十。大十,猶兼十人也。進之疾如兼十人之能是夲之正規化,也就是說,夲是代表進取向前的意思。”
“用這個作為名字,起碼要幾十歲了。”
頓了頓,她又說道“我要是沒猜錯的話,年紀起碼要在五六十歲以上。”
“他絕對是在民國時期,家事背景還不錯的情況下出生的。”
“普通老百姓取不出這個字做名字。”
這時她才想起來追問道“你是從哪裡拿到這兩個字的?”
姜綰抬頭看向她,囁嚅著嘴唇好半天說了一句“是爺爺告訴我的。”
賈海霞蹙了蹙眉頭問道“高老爺子?”
姜綰無奈地嗯了一聲!
賈海霞似乎又想起了什麼,繼續追問道“是不是你要找的那個高遠山背後的人,就是這個?”
姜綰再次點頭。婆婆果然好聰明啊,不愧是她的好姐妹。
賈海霞輕嘆一聲說道“這人要找出來倒也不難,難就難在要悄無聲息地找出來。”
姜綰滿臉不解。
賈海霞解釋道“建國之前的人在取名字的時候通常都會有小字。比如姓氏名誰,字什麼。”
“我要是沒猜錯,聽夲這兩個字就是他的字。”
“不過正是因為咱們沒這個習慣,所以一般情況下叫名字,就只是叫他的大名。”
“你知道這個人的字叫聽夲,想要找到他的大名就必須去詢問,難免會打草驚蛇。”
姜綰惱怒地說道“爺爺也真是老糊塗了嗎?”
“他難道就不能直截了當告訴我他叫什麼名字嗎?”
賈海霞欲言又止,好一會兒後說道“想那些也沒有用,還是先吃飯吧。”
“吃完飯再研究。”
姜綰嗯了一聲。
其實她心裡也明白高老爺子是不想直白地把那個人的名字告訴她,或許是不想讓她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