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他老孃覺得兒子是受欺負了,得吃苦了,哭哭啼啼花高價給他求了尊二尺來高的玉佛,非要他帶上。
要是尊好玉料,王肅都能當了換盤纏。偏偏玉料又差,跟塊石頭也差不多。
王肅只得一路吭哧吭哧扛到邊關,幸喜這邊風大,當擋門石倒是剛好。
如今看到小殿下收到尊瓷觀音,他忽地有種莫名慶幸。
娘跟孃的好,都是比較出來的。
那玉佛他好歹用上了,這輕飄飄的觀音,有啥用啊?
只他想走,小殿下卻觸動心事,主動把他叫住,吞吞吐吐,一言難盡的問。
“王大人,你說……這個娶妻當娶賢,當作何解?”
王肅眼睛一亮,“若下官解答得好,那糧食或那抹臉油……”
小殿下鄙視的白他一眼,“你以為孤要這些糧食幹什麼?就是去跟人換牛羊皮和牛羊油的。去年白凍死那麼多牲口,總得給百姓一條活路吧?”
牛羊皮剝下來,正好可以給人做靴子。師姐就不怕沒得穿了。
牛羊油做抹臉油的配方,已經拜託長春真人的弟子們,開始研製了。回頭弄出來,不也給師姐多一條財路麼?
小殿下可不象他那“陰險狡詐”的薛師兄,哄著上官令去堪察地質,給當地百姓找營生去了。
暗地裡,肯定是想偷學先生的堪輿(看風水,仰觀天象,俯查地理)之術。
可那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眼見這麼多人要吃飯,要過日子。還不得靠他這個師弟,找個來錢快的門道,好讓百姓有活幹麼?
可邊關購物不易,邊民們幹活也不要銀子,只願收糧食布帛。
小殿下正愁拿著銀子也沒人幹活,正好美娘就送來了這些東西,可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就算其中大半是王府出的,但平安那個笨笨的,哪有這腦子?小殿下還是把功勞安師姐頭上了。
這玉城雖不是他的封地,但小殿下想著既然來了一趟,就給百姓做點事情再走。
若邊民日子好過了,邊關不打仗,受益的也是全大燕的百姓啊。
王肅真不知道他們師徒竟有這般仁心。
不覺肅然起敬,也不笑話殿下小小年紀就想媳婦了,認真道。
“所謂娶妻當娶賢,臣以為有三點。一,門當戶對,父母賢達。二,待人賢惠,品性賢良。三,治家有方,能教養得出孝子賢孫。”
挺有道理。
爹孃好,養的孩子都不會差。且長輩明白事理,拎得清輕重,就少很多矛盾。
本性好,為人賢淑就不提了。
會教養孩子,不溺愛不嬌慣,兒女成材,家和萬事興。
小殿下不是憑空問這個,他今兒參加一場婚禮,又同時收到美娘妹妹和親孃的東西,這一對比,讓他忽地就深思起來。
要說徐賢妃也不是壞人,但就象那伍長說的,光會嘴上關心,有啥用啊?
還是得能做實事才要緊。
而美娘除了爹孃差點,但她現在有賢達的先生和師父了。所以三項全優,堪稱良配!
將來找媳婦,就得找這樣噠。
上官先生說,凡事要先樹立一個目標,再奔著去做,就好了。
那麼如今,美娘就是小殿下找媳婦的標杆了。
可過不上數日,小殿下這標杆就沒用了。
當上官令總算從大弟子手下逃脫,回家歇口氣時,整個邊關都知道漢王殿下大概、可能、已經說上大小老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