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數十日,鄭均都在康樂郡,寸步不離。
每天的工作只有修行,安排軍事訓練,以及鼓勵民生。
驍勇軍已經被後撤,駐紮在平韻縣中,作為鄭均在平章郡的‘駐軍’。
一方面是防止後方出現什麼問題,能夠讓驍勇軍及時填補。
另一方面是因為驍勇軍多是降卒之中的驍勇者,放在平章郡,也能防止其與張部糾結。
畢竟鄭均治下,軍紀嚴明,和他們先前有所不同。
這數十日間,已經有上百人因軍紀原由被處死,還有千餘人做了逃兵,被鄭均的親兵營抓住,當眾斬殺。
除此之外,鄭均也在盡心謀劃關於伐罪戈的問題,經常在降兵、降將之中暗示,表示張補那把罰罪戈太牛逼啦,以前怎麼不見他用之類的話語,增加降兵、降將的記憶力。
畢竟,自己可是得到了訊息,那鎮撫司千戶可是要來探查罰罪戈的事兒,鄭均可是要好生準備一番。
只不過等待了許久,那鎮撫司的千戶一直都沒動靜,也是讓鄭均有些迷糊,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
而經過數十日的整軍,康樂郡倒是更加融洽。
其中,朝廷的詔令也傳來。
皇帝駕崩,太子登基,定神武皇帝李璟諡號為武帝,廟號高祖。
是為,周高祖武皇帝。
而太子登基,改元‘永昌’,是為大周永昌皇帝。
大赦天下,對青州元丹巨寇秦存海以招撫,對嘉州陸氏平反,一時之間倒是有欣欣向榮之象,改革神武皇帝以往存留弊端,天下煥然一新。
只不過數十天的政令,究竟能夠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天下人尚且不知,只知曉青州元丹巨寇秦存海斬了招撫使,大罵周室皇帝。
而嘉州陸氏倖存的元丹武聖陸孟逃到了海外巨島之上後,已經正式登基稱帝,國號吳,一直騷擾嘉州沿海邊境。
天下暗流湧動,秦、趙、齊、楚、燕五王拒絕入京,皆稱皇帝死因存疑,唯有晉、魏、韓三王入京拜謁新君。
似乎整個大周朝廷,都處於一種即將出現的動盪之中。
而這一切,和鄭均這個外罡三重的武者沒有關係。
春暖花開,冬季已過。
春風拂來,雖是春風,但依舊帶來了一些冬季的餘寒,有些發冷。
校場之上,雖然春風凜冽,但魏權身上冒著熱氣,迎著春風打拳,一道道黑白流影在其拳頭上浮現。
而鄭均站在校場中,望著魏權的拳法,不由暗自點頭。
“魏權的天賦不俗啊,這才三個月,便已經蓄氣境,這‘流影浮生’也快要入門了,怕是一旦到達外罡,便是能夠將這門‘流影浮生’入門成功……”
鄭均在心中想著。
魏權的速度,已經相當於開掛的鄭均了。
當然,區別還是有的。
鄭均在原始啟動階段,身無分文,每天都要精打細算,其實浪費了不少時間。
而魏權現在,雖然沒有如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那般資源源源不斷,但在鄭均的授意之下,資源也是不缺,起碼比鄭均那時候要多了去。
如此,魏權的和鄭均進度差不多。
這‘靈性點醒’的掛,終究沒有‘大道武書’的掛要大啊。
自瞄、鎖頭,終究不如鎖血、炸房!
鄭均心中浮現出這麼一個荒誕、滑稽的念頭之後,緊接著,他的面前便出現了一行鎏金小字來。
【拓印成功。】
【新增可預支武學:流影浮生拳鎮山河法(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