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9章 孤注一擲,斬殺房彥!

一個柔情似水,一個暴烈如火。

確實別有一番滋味。

尤其是清寧郡主,還帶著哭腔,一直在唸叨什麼‘父王要知道此事,必殺汝’之類的威脅話語。

只能說還是太年輕,毛都沒長齊。

這玩意兒只能增加情趣,並不能起到威脅作用。

至於楊瀟,則是配合多了,除了生澀一些,樣樣都好。

甚至還幫忙勸清寧郡主。

和她們兩個一起,倒是顯得更加輕鬆一些。

如今自己的四個女人。

蔡安筠,小綿羊一個,老夫老妻了,吹氣還是會臉紅。

盧清儀,反差女,雖然挺開心的,但她就好像是銀行裡的業務員一樣,天天催著你辦業務,有點煩。

楊瀟、李昭婉不必說。

至於那所謂的鄧氏、範氏,尚且未曾見面,不值一提。

今日春光明媚,鄭均也要關切正事,便立馬來往至郡守府中,打算展開今日例會。

郡守府中,一如上朝時一般,當鄭均踏入府中之時,眾將群臣早早在此等候,見鄭均入府,眾將當即齊聲拜道:“拜見大都督!”

“嗯。”

鄭均微微頷首,然後十分自然的坐在了主位之上,抬眼一瞧,便見高禮山竟然也參與了此次會議,登時一怔,接著便笑道:“來人,為高內相搬座。”

“大都督抬愛。”

高禮山也是露出了一抹油膩的笑容,對著鄭均客氣的拱手道:“咱家並無軍職在身,陛下那邊跟咱家提過了,今州局勢緊繃,便讓咱家留在大都督這兒,應對月餘之後再回今州效力,如今大戰在即,一切皆由大都督吩咐。”

鄭均見此,不由心中暗忖:‘還不等我挽留,他便主動留下,這是何故?莫非這高禮山,還有什麼永昌皇帝的旨意?’

鄭均的腦海之中不禁想到了不少案例。

就比如比較著名的大唐節度使,以宦官當監軍,甚至還有太監掌兵權的例子。

這永昌皇帝將高禮山派到這兒來,莫不是就是要行這‘監軍’之事?

雖然鄭均的軍中,已經有一位監軍馮賀。

但馮賀這哪兒是監軍啊,已經徹底變成鄭均的形狀了,根本不能有效對鄭均進行監督。

雖然鄭均之前一直想要希望高禮山留下,但那也只是因為高禮山是通竅武者,能夠分擔自己的壓力。

但如今,高禮山卻主動留下,自然引起鄭均的警惕。

‘這永昌皇帝好不爽利,之前廣封節度使的舉措,穩定了一番江山,讓不少家族都沒有明確謀逆,甚至還有蔡家這等主動歸順之輩,這等舉措還叫我以為他是一尊厲害的君王。’

鄭均在心中暗忖:‘卻不曾想,永昌帝做事兒竟這般醜陋,先是讓那楊瀟、李昭婉予我,使我不得與魏韓二王合謀,如今又讓高禮山在這兒,顯然是擔心我與秦王又合謀,或者我有不臣謀逆之心……’

這永昌帝還真猜對了。

鄭均確實沒有什麼忠貞的想法,甚至可以說是‘不臣謀逆之心’許久,但問題在於現在的鄭均不可能和永昌帝分道揚鑣。

天下紛擾,永昌皇帝現在手裡只有直隸、彭州、半個楚州這些實際控制區域,雲州、宣州、肅州、隴州、杞州、涼州、青州、紹州、平州、益州等地只有表面臣服,實際上還是在坐山觀虎鬥。

譬如雲州的燕王、肅州的趙王、青州的齊王、隴州的晉王以及楚州的楚王……他們沒起兵,也是因為各式各樣的外敵元素。

燕王於北戎,趙王、晉王於西狄,齊王於秦存海、翟謙,楚王於梁、吳。

因此,真正和永昌皇帝有關係的,思來想去,也就只有封在江州北部的越王以及博州的蔡家了。

如此一來,永昌皇帝雖然實際控制區域比較不錯,但正好處於整個天下的中央位置,腹背受敵,而鄭均同樣如此。

而且鄭均不僅如此,其餘諸多勢力,多有元丹武聖,鄭均如今只是通竅三境,尚且還不能做到自給自足。

在如此情況下,鄭均只有瘋了、傻了才會反叛謀逆,和自己背靠背的‘盟友’,能夠給自己一個大義名分的皇帝撕破臉。

所以在鄭均看來,永昌皇帝讓高禮山來當自己的監軍,只會讓他感覺不爽、不悅,並不會讓鄭均有什麼‘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