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四八一章 聯合收割機

於是穀粒必然會漏下網眼。

同時秸稈沒那麼硬,也難以卡入網眼中。

到了這條傳送帶的盡頭,有功率非常大的吹風機把秸稈都給吹入一個管道。

馬林暫時只想到了這麼一種設計方案。

它很簡單,也是可行的。

唯一的問題就是網眼依然有卡住秸稈的可能性。

他實驗的結果是每兩個鐘頭網上會卡到比較多的秸稈,導致一些穀粒被履帶帶出打穀機,造成浪費,需要手動進行清理,大約兩三分鐘就能夠清理好。

這已經非常划算了。

接著就是把聯合收割機的前後部分裝到一起進行實驗。

收割機的輪子必須裝履帶,否則在田裡走不動。

電纜是個難題,駕駛車子的時候必須小心。

即使有這麼多不便,這種聯合收割機的存在依然具有重大意義,一輛機子頂的上一百多名勞動力。

因為有了它們,農業將會變得輕鬆很多。

只是想生產它們需要很多人手。

一個月時間大家需要儘快做好十五輛。

原來馬林覺得最難的地方是後半部的脫粒機,現在則是覺得前面更難,畢竟前面綜合了這麼多功能,需要的傳動裝置非常的繁瑣。

聯合收割機在工作的時候會一直震動個不停。

於是各部件在製作的時候必須足夠的精密,這樣子才不會因為顛簸出現移位現象。

這樣子各種故障才會發生的比較少。

馬林很是擔憂收割穀子的時候這十五輛聯合收割機會不停的出各種故障。

然後耽誤了收割。

不過即使出故障,它們的存在依然可以頂的上很多個勞動力。

農業的特點是農忙季節特別累,過了這個季節閒的要死。

脫粒機以他的這種方案製作出來後執行效果還不錯,別的部位還需要進一步做測試和改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機械師都讓馬林不要再管聯合收割機了,抓緊去發明別的東西出來。

“你說的那種‘老頭樂’是什麼樣子的車子?能不能造一個出來?”

“現在的汽艇很有問題,你能不能改進一下?”

“你說的飛機是種什麼東西,能不能製作一個出來?”

馬林心說,當這些東西都發明出來,自己在技術發明上能夠做的事情就不多了。

像是電報、電話這種東西,每樣估計都需要很多年才能研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