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都到了這裡,就把那個故事聽完,怎麼樣?
“什麼故事?”
就是我寫的那個啊,你不是看過嘛,其實那個也不是真結局啦。
“《人造荊棘》嗎?”
原來你記得啊。
“我當然記得,而且我也知道,它還有個真正的結局呢。”
那株變成怪物的植物,用無數駭人的荊棘,徹底把“貝”和“幾”兩個人驅逐出了自己的世界。
過了很多年,那兩個人終於有了各自的生活。
而那片荊棘叢中,也逐漸形成了寬闊平坦的草原和森林,裡面生活著各種動物。在這片廣闊地帶的中心,可以看到一根灰色的、細細的木樁,它的身上還殘留著被剝皮、踢打的傷痕,它已經幹枯了,碎裂的枯木和周圍破裂的花盆碎片堆在一起。
一陣風吹過,枯木的碎片和花盆的碎片全都化成粉末,消失了。
地上,只留下了一處痕跡——一塊被落葉覆蓋的、濕潤的土地。
在落葉叢中,有兩片嫩綠色的新芽,悄悄地,從土裡鑽了出來。
“這就是結局了吧?”
是呀。
“不錯不錯。”
不過,你知道那個“貝”和“幾”為什麼要那樣對待那棵樹嗎?
“因為他們焦慮啊。”
bingo~
沒有安全感,就會焦慮,所以才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周圍的事物都在自己的可控範圍之內,這樣,就覺得自己好像“安全”了,雖然這種做法只不過是在自欺欺人而已。如果不從心底徹底改變自己,那麼無論他們做什麼,無論你為他們犧牲多少,他們都不會從根本上消除焦慮,而且還會對你提出越來越多不切實際的要求。而另一方面,想從根本改變也要面對更多的不確定因素,這樣又會導致更多更多的焦慮,這也是他們所不想面對的。
不想改變自己,無法適應變化,沒有安全感,産生焦慮,不想面對焦慮,不想改變自己,無法適應變化,沒有安全感,更加焦慮……如此迴圈。
他們看似經歷了很多,實際上只是在焦慮的圈子裡來回沖撞而已,除了年齡以外,他們什麼都沒有改變。更過分的是,他們還想把你也拉進這個圈子裡,以此來固化他們“不肯改變”的想法。這是本能,簡單粗暴滿是問題的本能,但這也是他們主動選擇的,主動選擇就應該要主動承擔後果。
可現在他們卻又把要承擔的後果推給了你,他們說你的那些“缺點”和“問題”,其實都是他們自己身上的,不僅如此,他們還把對你發脾氣的行為說成是“鍛煉你的心理素質”,可當他們自己遇到相同狀況的時候,倒是鬧得比誰都兇呢。
“是啊,又可憐,又可笑,又可氣。”
苦大仇深式的付出,把自己的想法做成包袱寄託給別人,道德綁架,奪取控制權,糾纏共生,這些根本不是愛,全部都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抓著對方死纏爛打不放手的自私行為。
真正的愛,是發自內心的獨立、尊重、同理心、溫柔、包容、無私,以及,懂得放手。
“不管過去如何,全部都到此為止吧。”
不要被他們的負能量洗腦,不要被他們帶進消極的漩渦,不要再糾纏下去。
自己的問題,就是要自己解決,也只有自己才能解決。我自己的也是,他們的也是。
“所以,我可以對他們保持尊重和適度的幫助,但他們想做的事,就讓他們自己去完成。從今以後,我的雙腳只為我自己站立,只為我自己行走,我只為我自己活著。”
唉,盡管這腳已經瘸了呢。
“沒辦法,但至少我還能走。至於會走多遠,也許……真的只能看運氣了,但,這就足夠了。我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存在,我只是想作為自己活下去,僅此而已。”
啊,好像……到了呢。
隧道前方出現了一片彩色的光點,而我身邊的光點忽然聚在一起,形成了一條金色的長龍朝前飛去,我被留在了黑暗處。
不用怕,走過去,觸控那些光。
我的手碰到了那些光,是涼涼滑滑的石頭。
眼前的黑色忽然崩裂,現出了外面的景象。
這裡,我也來過。
那是在海邊小村的時候,在臺風過後,我為了尋找做木板畫的素材,潛入了海底的洞xue裡,裡面都是各種顏色好看的石頭,而我現在就在這洞xue的最深處……原來這裡還有一條隧道呢,我還記得當時,有一隻像大魚一樣的金色海怪幫助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