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府內的學員,有一大部分都知曉星界的由來。
摘星大帝建立下摘星學府,當時就為學府留下了後手,為學府創下了星界。
學府遭遇到不可化解的危機,可進入到星界進行避難。
星界的本質,在太古年間是如此,但在太古年間以後,並不再是這樣。
‘虛’界生靈降臨到這方世界,那是發生在太古年間的中期,當時這方世界還非常繁盛,大帝戰力很多,甚至十兇還存在。
不過,激戰‘虛’界生靈過後,這方世界瞬間就變的有些沒落了下來,十兇俱滅,大帝隕落下來多位,而殘活下來的大帝,也是沒有好到那裡去,沒能撐過太古時代,隕落於太古時代末端。
摘星學府建立於太古年間早期,而摘星大帝沒有參與同‘虛’界激戰這一役。
當時,摘星大帝創下摘星學府後,留下諸多感悟與修行手札,便離開了學府,前往證得仙位。
但最終摘星大帝也沒有成功,倒在了成仙路上,一去不復返!
摘星大帝雖然沒有參與同‘虛’界生靈這一戰,但是摘星學府卻是參與了同‘虛’界生靈的這一戰。
那個時候,摘星學府並不弱於太古時期的任何一個勢力,其中有著多位大帝存在。
在那與‘虛’界生靈的一役中,學府損失極為的慘重,其大帝都盡皆隕落了下來,死在那一役中。
本以為‘虛’界降臨到這方世界的生靈,都已經被徹底的給剷除掉了。
但在太古時期過去後,上古時代的早期時,‘虛’界殘存在這方世界的後裔,開始顯現了出來,進行血洗這整方世界的生靈!
上古時代的早期,那已然沒有了大帝級別的戰力,最高戰力也不過才準帝。
在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後,這方世界的生靈才止住了‘虛’界生物後裔爆發出來的混亂。
而在以後的歲月中,這方世界的生靈,又是與‘虛’界生物產生了多次的碰撞。
不過,‘虛’界生物實力提升的太快了,它們根本不需要進行悟道,直接吸收天地間的力量,便可提升自身的實力。
漸漸的,差距越來越大,那些‘虛’界生物徹底的在這方世界立下來了跟腳,衍化出來一個又一個的生命禁區。
最初開始的時候,學府的大能,就意識到‘虛’界後裔會變的越來越強,這方世界的生靈,將會很難對抗‘虛’界的生靈。
所以,那個時候的學府大能,果斷把星界當成了磨練地,在其中囚禁了很多的‘虛’界生靈後裔!
這個抉擇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正確的。
差距的確是越來越大,尤其在西土、南嶺、北漠、中州四個區域為求自保,強行將他們區域內的生命禁區,遷移到了東荒,並且更是佈下了層層枷鎖的,防止生命禁區的那些生物進入到他們的區域內!
在這樣的情況下,那差距變的更大了。
原本是整方世界對抗生命禁區,現在卻變成了東荒一個區域對抗生命禁區,這之間的差距,不用細說,也非常的清楚明瞭。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體現出來了學府早期大能所做出的抉擇,是有多麼的重要!
因為學府早期大能,在星界內囚禁了很多的‘虛’界生靈的後裔,所以,學府後來的學員,才會對生命禁區的生物,有了很深的瞭解,也才可以在對抗生命禁區的時候,出上很大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