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恆的母親就是我們前文書講過的那位能生天子的薄夫人。關於薄夫人的故事有這樣一則,就是當劉邦沒收了魏豹的一切家眷後,薄夫人就去做了織工,每天都在不停地辛勤工作著。
薄夫人有兩個好姐妹,她們三個從小玩到大,這兩個人得到了劉邦的寵幸,她們就對劉邦說:“我們和薄姬是從小玩到大的好姐妹,曾經說過,不管其中誰富貴了都不能忘了彼此。如今我們都得到了大王的恩寵,薄姬卻還在做粗活……”
劉邦聽後馬上召見了薄夫人,薄夫人也很會說話,一見到劉邦就說:“昨晚妾身做了一個夢,夢到有一條龍盤在妾身的腹部。”
劉邦很高興,說:“這是吉兆啊,讓我來成全你吧。”
當晚就寵幸了薄夫人,薄夫人也因為這一晚的寵幸有了身孕,生下來就是劉恆。
陳平和周勃以為劉恆好控制,其實並非如此,劉恆是一個了不起的君王,他來到長安登基後一夜沒睡,先把京城南北軍的指揮權交給了自己的親信。本來南北軍的指揮權在呂雉的兩個侄子呂祿、呂産手裡,這兩個人被殺後,指揮權就到了周勃手裡。劉恆把周勃的兵權奪了,讓他從太尉升至左丞相,其實這也是明升暗降。
劉恆之所以要奪周勃的權,就是因為自己這個皇帝是周勃立的,他最應該提防的就是周勃。
周勃把太尉的職務空出來,劉恆讓灌嬰頂上了。灌嬰這個人,得到了從劉邦到劉恆所有掌權者的信任。劉邦信任他,讓他當漢軍的騎兵司令,立下赫赫戰功,因功封侯;劉盈信任他,讓他駐守滎陽;呂雉信任他,對他不施以任何政治手段;呂祿呂産信任他,讓他去阻止劉襄西進;劉恆信任他,讓他擔任太尉這個最高軍職。
灌嬰為什麼會得到如此多掌權人物的信任呢?原因還是灌嬰的行事風格,他很低調,就連老臣陳平和周勃在灌嬰還沒有正式宣佈支援劉襄之前,他們也說不好灌嬰的政治立場。他很少與老臣們交流,也不去逢迎掌權者,但是人人都信任他。
劉恆繼位後,周勃成了左丞相,明升暗降,陳平見狀立刻回家裝病去了。劉恆親自來問陳平為什麼這樣,陳平回答:“以前打仗時臣的功勞比周勃大,臣的官職比他高。這次誅滅諸呂的過程中周勃的功勞比臣大,臣這個右丞相當之有愧。”
劉恆遂了陳平的意願,讓周勃當了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
一次,劉恆把陳平周勃叫到一起,劉恆先問周勃:“左丞相,天下一年要處決多少犯人?”
周勃答不上來。劉恆又問:“天下一年能收多少錢谷?”
周勃也答不上來。劉恆問陳平,陳平回答:“各有管事的人。陛下若問天下一年處決多少犯人,可以問廷尉。如果問天下一年可以收多少錢谷,可以問治粟內史。丞相嘛,不能事事都管,丞相是輔佐皇帝的。”劉恆很滿意陳平的回答。
離開了皇宮,周勃就埋怨陳平平時不教自己這種應答之策,陳平反問:“難道陛下問長安城有多少盜賊,左丞相也要數一數嗎?凡事要學會變通。”
周勃很愧疚,認為自己的才華不如陳平,於是辭官回鄉,陳平獨任丞相,留下一代美名。
到了漢文帝時,跟著劉邦打天下的老臣也就只剩下了三個,陳平、周勃、灌嬰。他們陪著漢文帝看到了文景之治的曙光,然後就去向漢高祖劉邦彙報工作了。
公元前178年,曲逆侯陳平卒,諡號獻侯;
公元前176年,潁陰侯灌嬰卒,諡號懿侯;
公元前169年,絳侯周勃卒,諡號武侯。
烽火倥傯,萬籟俱寂,金戈鐵馬已遠去,淡看秋月春風,故人已遠離。我們的故事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是非功過一紙書,不過揚灰塵土,有人為了理想信念而奮鬥,有人為了國仇家恨而拼搏。有的人或許只是一介布衣,有的是或許是名門之後。有的人舉起義旗在亂世中呼風喚雨,有的是危襟正坐於銀幕後默默工作。有的人一生逐名利而痴狂,有的人清風盈袖,來去清白。但無論如何,在秦末漢初這段風起雲湧的故事中,每個人都有他或她身上的閃光點,讓後人銘記他們的名字。
漢朝的開始,正式宣告了戰亂的結束,這個最長壽的封建王朝在歷史上屹立了四百餘年,他的名字,是我們民族的信仰。
漢文帝開創的文景之治就是他的第一次閃光,之後的還發生了什麼呢?那就是另一段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