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作為東宮太子的趙英策,擔任開封府尹也只是象徵性的,開封府實際事權,已經在謝玉手中了。
這就從龍之功的好處,風險大,成功後受益也大。
怪不得那麼多投機分子,甘願冒險,真憑政績,一步步爬,中間還不出差錯,比如上官的責問,同僚的擠兌,下屬的挖坑,在官場太難了。
官升半級,那就是升了半條命的。
說起來謝玉也是燒冷灶的投機分子,因為是冷灶新帝手中可用人才,確實不多,所謝玉這個官曆剛過四年的傢伙,都升到從四品了。
好在,清算一事,謝玉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到還是服眾。
至於其他潛邸老人,嗯,在忙著聯姻,比如沉皇后的弟弟沉國舅最先娶英國公的獨女張氏。
這事雖然宮中也想塞人,謝玉怕家宅不寧,就沒同意。
剛處理一些政事,外面通傳,說去禹州那邊人回來了,謝玉趕緊出門迎接。
之後和來人一起出城迎接,看到大小車隊,檢查一番後,領著車隊來到的宮城。
當官,尤其能能夠留在皇帝面前的官員,一定要記得大事大約,小事小心的道理。
大事,有規章照著做,就不會太差,但若是皇帝親自交代小事,那就要小心了。
一直感覺不自由的趙全宗,想自己在禹州中的麥子。
謝玉自然挺懂了,立刻安排人去禹州,原趙團練的自留地,去取當用的農具麥種,稻種,還是還讓收集禹州的土壤,一同運進宮內。
有個興趣愛好,人才能疏散情緒壓力,用更好的狀態迎接工作。
種地這個愛好,挺好。
農民皇帝名頭,總比木匠皇帝的名頭好聽。
守宮城的守將,看到謝玉帶的這些土裡土氣的東西,檢查了許久,確認不是違禁之物後。
才向宮內通報,沒多久就得到沉皇后懿旨,加上謝玉的面子,這才算才勉強放行。
還是沉皇后瞭解現在的官家,謝玉把這些東西運到御花園沒有多久,趙宗全就匆匆趕來了。
當趙宗全看到這些東西,雖然嘴上說不該浪費人力物力去做這事。
但隨後拿到一個鋤頭,就講這根鋤頭跟了他多少年,還揮動幾下,農民氣十足。
隨後,就讓謝玉把這個禹州土運到御花園的一角,他早就相中的一塊地上。
除了卸土,其他的拒絕其他人的任何幫助,一個人快活的忙碌起來,就是穿著龍袍幹活,有點不搭。
但見這大半年來,趙宗全少有的歡快,隨後趕來的沉皇后也沒說什麼,不讓人打掃趙宗全後。
反而詢問,原來的內侍花匠,一些開水渠的事。
果然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話沒錯了。
多年薰陶下來,沉皇后對農事也是精通一些的。
三個月的國喪期已過,正好上秋季,秋高氣爽,也是好天。
恩科開試。
有明蘭的鼓勵, 當更重要的是經過兗王作亂,之前常科被掐過尖,被消去功名,限制參加恩科的那批人,沒有資格參加恩科。
種種條件加持下,小公爺齊衡以二甲第九名成績,中了進士入選翰林。
當然,盛紘的現在新門生文炎敬,也中了二甲第十三名,看來如蘭可以嫁了。
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三子長楓終於也中榜了,老懷大慰,雖只是三甲,註定是要被外放的,但也是湊上一喜。
加上六姑爺齊衡中榜,未來五姑爺文炎敬中榜,都是同科,雖有吃這屆恩科福利,含金量不高的嫌疑,但也真是三喜臨門了。
盛紘一時,感覺人生一時完滿。
如此喜事,自然要慶賀的。
又過幾日,是一個好日子,在謝玉撮合下,就利用如蘭和文炎敬的婚禮,尤其是叫上了已經有孕明蘭和小公爺,在盛聚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