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點半,李曉回到了京城。
把方小靈送回去,趕到家已經快十一點了,想著時間都這麼晚了,爺爺奶奶應該也睡覺了,李曉便讓方邊緬先回去休息,明天再過來。
方邊緬想了想,覺得還是跟過去看一下比較好。
反正她的家可以說就在對門,要是爺爺奶奶已經睡覺了,她再回家也不遲。
李曉停好車,方邊緬跟在他身後,二月份已經是春天了,但京城的溫度依然很低,夜裡的溫度更不用多說。
兩人被寒風吹的不約而同地縮了縮身子,靠的很近。
推開了家門,看著家裡面的場景,兩人的目光都有些發呆。
客廳沒有開燈,黑漆漆的卻有光亮,一直沒用過的壁爐在這時候用上了,壁爐裡的火光是僅有的明亮。
一家人圍坐在壁爐前,紅紅的火光映照在每一個人的臉上,撲閃撲閃的。
粒粒靠著奶奶,奶奶靠著爺爺,爺爺的一隻手還緊握著奶奶的手。
奶奶和粒粒閉著眼睛,應該是睡著了,臉上都帶著恬靜和柔和。
意境很美,溫馨祥和。
看到這一幕,李曉的腦海裡一閃而過蔡導演拜託他的事情。
父母和爺爺以及一個熟面孔的人在聊著天,很意外的是,熟面孔的人是方邊緬的爸爸,李曉的岳父大人。
壁爐的火光還暖不到夜裡寒風中歸來站在門口的兩人,但剛還冷的有些縮起來的身子都不禁地放鬆了開來。
只是兩人貼的更近了,心裡暖呼呼的。
歸來的兩人驚擾了壁爐前暢聊的眾人,沒人起身迎接,只是臉帶笑容看著,畢竟是自己的晚輩。
李曉和方邊緬也臉帶著笑容揮了揮手,嘴巴張了張,看口型應該是在打招呼。
因為奶奶和粒粒還在睡覺,所以沒有出聲。
壁爐前的長輩,見到兩人沒任何溝通竟是這般默契的做著打招呼的動作和口型,火光映照下的笑容更加慈祥和欣慰了。
雖然岳父的慈祥和欣慰的笑容裡面有些酸酸的……
兩人躡手躡腳地走了過去,似乎早就為他們準備好了座位,走過去一看還有兩張額外的空凳子,兩人順勢坐了下來。
這時候奶奶察覺到了動靜,睜開了惺忪睡眼,見到孫子和孫媳婦,臉上一喜,卻忘了靠著她的粒粒。
這下可以說話了,都醒了。
“倫叔好。”和岳父打完招呼,李曉說道:“爺爺奶奶,你們回來怎麼都不提前說一聲?”
爺爺往壁爐裡添了根柴火,不以為意道:“有什麼好說的?說了你還能開飛機接我們回來嗎?”
李曉:“……”
不就問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