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總是想起穆照盈,想起那雙在燭火下的通紅的雙眼。
就這樣想著穆照盈與穆家人,挨過了登基大典。待之後入護國寺時,他自祭禮上退下來後,偶然走到了一處十分寂靜少人的竹林。
只不過還未享受到半刻清閑,便有吵吵嚷嚷的一窩少年推著一個穿著單薄破爛的小男孩入了深處。
那小孩哭嚷著,尖銳的叫聲與求饒聲驚起竹林中的小鳥,連風也大了不少,竹葉被吹得沙沙作響,吵得他心煩意亂,頭疼不已,可腳步卻不由自主地往吵鬧之地而去。
可還未走到,便聽見另一處傳來一聲稚嫩又冷靜的聲音。
是少時的朱辭秋,獨自站在一群人面前,分明小小的一團,臉上稚嫩都未消,卻做出一副大人模樣,周身也散發著獨屬於她的小小威嚴。
那小孩被他們誣陷偷了身上財物,要被他們拉去砍手砍腳。
只聽見小朱辭秋冷靜開口:“大雍律法,偷盜剽竊皆要報官走官府,一切懲罰由官府而定。濫用私刑者,關幽閉半月,罰五十銀。”
那群人見她一人大放厥詞,也認不出她是大雍公主,汙言穢語撲面而來,更有想要動手動腳者,可朱辭秋仍然冷靜地站立在原地,臉上甚至揚起一絲笑意。
她那時那麼小,對那些惡意都無所畏懼,也為了與自己毫不相幹的人挺身而出,接受本不因朝她而來的傷害。
烏玉勝自覺自己並非和善之人,他從不是光明磊落般的君子,而是藏著惡劣陰鷙的小人。所以不會主動管這些閑事,那些人是生是死與自己從無關系,也只是為了看個樂子才追到此處,所以他並未打算救下朱辭秋,況且在這暗流湧動的燕京,他也並不想給穆家人添麻煩。
可見那群人放開小孩圍住朱辭秋後,仍舊無人來解救她時,他仍然往前跨了一步,在將要將手中劍揮飛出去前一刻,朱辭秋身後突然出現四位穿官袍的大人,個個面色鐵青。
“幾位大人,懷寧可有說錯?”朱辭秋見那幾名少年紛紛後退,面露驚恐,又朝他們笑了笑,轉身對著大人們,“若非懷寧剛巧碰見令公子們,想必幾位公子便要背上一條莫名殺害良民的罪名。幾位大人德高望重,想必區區一條罪名也能使它成為莫須有的,但——”
“新皇登基,萬民祭祀見血紅,那可是兇兆啊!這裡是護國寺,皇家護衛百千之數,天家乃至各族各家之眼遍佈,這若是被有心之人翻出來告到我父皇面前,大人們應該知道,這是何等罪名。”
短短幾句話,便叫那些穿官袍的大人們慌了神,跪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連帶著方才趾高氣揚的少年們也一窩蜂地趴著跪在地上,冷汗連連。
大人們匆匆道過歉後便拉著自家孩子急速離去,不敢再滯留一分一毫。
一盞茶功夫,那裡便只剩下衣衫破爛的小孩與衣衫華貴的少女。
他躲在暗處,看少女從袖中掏出小小的荷包,遞給跪在地上的小孩,輕聲又冷漠地開口:“拿著,這些能救你母親的命。我奶孃身旁缺個端茶送水的小童,你自去萬水巷三十八號尋她。”
小孩的後腦勺一下子抬起來,烏玉勝躲在後面,不用看也能知道,他定是眼睛亮亮的。
未料朱辭秋踢了小孩一腳,補了一句:“把你鞋底下粘著的贓物放在寺外的石獅子下。你若再偷搶,被人發現,可就不會這般好命了。”
說罷,少女便轉身而去。
鵝黃色的衣擺隨風飄舞著,身旁有竹葉落下,掉在烏玉勝身上,不停掉落的竹葉也擋住了他往前看的視線。
他忽然想起穆照盈曾對他講起過的大雍少女總是溫婉動人的,還說他見了,一定喜歡。
那一眼,他覺得朱辭秋並不溫婉,卻很動人。
少女走後,他也離開了。
他沒有想到的是,半月後,去往宮宴的路上,被故意使壞的帶路太監帶入了內宮,不敢亂動之際,又看見了朱辭秋。
這次,她坐在牆上,面目哀傷。他忍不住靠近她,而且還是裝出少年意氣的模樣,裝出善解人意的模樣,因為他聽街邊說書的說,少女們都喜歡少年意氣,願意為之相處。
他想讓那日伶牙俐齒的少女,與他多說幾句話,也對他笑一笑。
他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這樣想,等反應過來時,少女已經從牆頭墜下,跳入他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