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李顧問,今天終於見到真人了。”
“沒想到啊,他不僅在半導體計算機領域厲害,竟然連機械製造業這麼精通。”
“哈哈,不知道了吧,李顧問本來便是機械工程專業出身,只不過後來轉去研究了半導體。”
……
會議室內的專家和教授們望著李暮,目光滿是欽佩。
一個人能夠橫跨這麼多領域搞研究,已經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李暮不僅橫跨,還搞出了那麼多重大的成果,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工業母機的重要性,沒有誰比在場的眾專家和教授還清楚——這是能夠推動夏國工業大發展的動力源泉!
一旦成功,他們的工業實力便能夠奮起直追,超越老大哥和追趕M帝也不再是空喊的口號。
唐燕捷和郭默看向李暮,道:“去吧,接下來就看你的了。”
“好”李暮重重地點了點頭,然後幾步走上臺,從徐標說中接過話筒,先自我介紹道:
“大家好,我是李暮,時間緊迫,任務又重,我就不多廢話。”
“對3+2軸數控銑床,相信大家這些天應該已經有了不少的瞭解。”
“那麼我便來直接說一說它的幾個技術難點,其一,是程式設計的複雜性,要精確控制兩個旋轉軸和三個直線軸的運動,需要考慮到刀具的傾斜角度和運動路徑……”
……
他的語速不算很快。
畢竟下面有很多不太熟悉他的人,需要照顧到。
先分析了程式設計的難點之後,李暮又分析繼續說起加工精度控制、刀具的剛性和穩定性,以及材料和零部件的製造難點。
最關鍵的部分,還是材料和零部件。
李暮最後道:
“想要達到完美需要的材料標準,只能靠著高階工人們的加工能力,因此很難實現3+2數控銑床的工業化生產,而這也是我們要攻克的難題!”
他直接將心中原定的,只需要滿足玄鳥1直升機的生產需要的目標拔高。
國家集結了那麼多的力量,投入了那麼多的資源,要是搞出來的只夠滿足玄鳥1的生產,他自己沒臉待下去。
“那李顧問,我們具體要怎麼做呢?”有專家立刻問道。
李暮道:“首先,要實現鋁合金、不鏽鋼和鈦合金等多種金屬材料的研製和工業化,以及一些塑性材料的研製。”
此言一出。
全程皆驚。
這個難度,可謂是高到了天上。
不鏽鋼還好說,夏國有著一定的研製基礎,但合金研究,目前國內也僅僅才開始而已。
而塑性材料——幾乎沒有任何研究。
“李顧問,這個目標,是不是定得太高了一些。”有教授略帶忐忑地問道。
眾人的眼神中也透露出一抹不自信。
何止是高,簡直是高到天上去了。
要想全部完成,哪怕他們不眠不休地搞上幾年,恐怕也十分困難。
看著眾人猶豫的眼神,李暮笑了笑,道:“既然我提出來,那便有著研究計劃。”
“而且我們有著這麼多的專家和教授,群策群力,難道還怕做不出來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