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二章 秦國遠洋擴張

咸陽港的晨霧尚未散盡,三百艘樓船已揚起玄色風帆。秦帝劉燁站在新建的觀海閣上,望著甲板上忙碌計程車卒將青銅巨弩、火油罐搬上船艦。案頭的《海圖志》被反覆翻閱,邊角捲起毛邊,標註著東海之上數十座島嶼的方位,其中最大的一座被硃砂圈起——那便是秦人垂涎已久的“瀛洲“。

“陛下,'破浪號'已裝載十二萬斤生鐵。“丞相李斯捧著竹簡躬身稟報,“只是跨海遠征,糧草補給...“話音未落,劉燁便揮袖打斷:“秦人能鑿通靈渠,難道渡不過這茫茫滄海?傳令下去,每艘戰船必須帶回三倍於消耗的物資!“他的目光掃過遠方海天相接處,嘴角勾起冷冽的弧度——在他眼中,那些島嶼不僅是疆土,更是秦國霸業的新起點。

首支遠征艦隊由將軍蒙武統領。這支混合了中原水手與巴蜀船匠的隊伍,攜帶了前所未有的戰爭利器:可旋轉三百六十度的“回回炮“,能在百米外擊碎敵船甲板;用桐油浸泡過的火箭,遇風即燃;甚至還有秦人從西域學來的“水雷“,暗藏機關的木匣沉入水中,觸之即炸。當艦隊駛入東海,驚濤駭浪拍打著船舷,蒙武卻望著手中的青銅羅盤冷笑:“再兇猛的海獸,也敵不過秦人的強弩。“

瀛洲島的原住民從未見過如此龐大的船隊。他們手持骨矛、藤盾,在沙灘上吶喊示威,卻被秦軍的“神火弩“瞬間擊潰。弩箭帶著燃燒的硫磺穿透人群,島民驚恐地發現,這些外來者的武器竟能引動天雷。更可怕的是秦軍的戰術——他們不急於佔領村落,而是先摧毀島上的水源與糧倉,待島民陷入恐慌後,再丟擲“歸順免死“的橄欖枝。

“大王,他們的船會噴火!“瀛洲島主望著燃燒的港口,渾身顫抖。他派出的勇士試圖夜襲秦營,卻在靠近時觸發了秦軍佈置的“鐵蒺藜“陷阱,慘叫聲驚醒了整座軍營。當秦軍的“連弩車“開始向島主宮殿發射巨石時,這位曾經的海上霸主終於舉著貝殼製成的權杖投降:“願奉大秦為天朝上國!“

征服瀛洲後,秦國的擴張進入瘋狂階段。他們在島上建立“東海外府“,強迫島民開採鐵礦、珍珠,甚至將部分青壯擄為“船奴“。這些人被烙印上玄鳥刺青,日夜在船塢勞作,稍有懈怠便會被投入海中。一位倖存的船奴在木槳上刻下血淚:“秦法如刀,海上無生。“

但並非所有島嶼都能輕易屈服。在名為“扶桑“的火山群島,原住民憑藉險峻地形與神秘巫術頑強抵抗。秦軍登陸時,突然遭遇火山噴發,滾燙的岩漿吞噬了半數戰船。蒙武不甘心失敗,他派人挖掘地道,卻被島民用毒煙燻死在地下。這場拉鋸戰持續了整整兩年,直到秦軍發現島上部落間的矛盾,用金銀分化瓦解,才最終將其征服。

隨著島嶼接連陷落,秦國的海上霸權逐漸成型。他們建立了龐大的商船隊,將掠奪來的資源運往咸陽:琉球的硫磺、夷洲的銅礦、呂宋的香料...這些物資不僅充實了秦國國庫,更催生了新的兵種——“樓船軍“。這支由精銳弩手與水手組成的部隊,裝備著可發射十丈外的“神臂床弩“,成為秦國新的軍事王牌。

劉燁站在觀海閣頂層,望著港口往來的船隻,眼中閃爍著狂熱的光芒。他命人將繳獲的島主王冠熔鑄成“四海一統“的鼎器,鼎身刻滿秦軍征服的島嶼名稱。當工匠們將最後一道紋飾鑿刻完畢時,劉燁大笑著將詔書拋向群臣:“凡大秦水師所至之處,皆為郡縣!“詔書末尾,“玄鳥振翅,日月所照,莫非秦土“的字跡,在陽光下刺得人睜不開眼。

然而,這場看似輝煌的征服背後,暗流正在湧動。被奴役的島民發起此起彼伏的反抗,他們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對秦軍進行遊擊戰;更有傳言稱,東海深處存在著比秦國更強大的神秘國度,正準備聯合諸島反擊。而在大陸之上,楚國收復趙地的訊息傳來,楚昭的威望如日中天。當秦楚兩國的勢力範圍在沿海逐漸接壤時,一場關乎陸地與海洋霸權的終極對決,已然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