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一出來,兩人這分數,沒過一天就有人打電話過來,有大學招生辦的電話,有報社的電話,小洋房招待了不少客人。
不管是沈枝,還是周驍,早就有要考的學校,絲毫不受這些影響。
穩紮穩打的去報了志願,就等著拿通知書了。
兩人從頭到尾都淡定,也沒經常問一下郵差,照常做自己的事,通知書到的時候,還是章姨激動的去叫他們,兩人才知道。
沈枝報的是林教授所在的京都大學,周驍報的是清大,都如願拿到學校的錄取通知書。
兩人選擇報京都的大學,除了學校確實好之外,其他的就是姜妤買的房産基本上都在京都。
不出意外是要過去定居的,他們捨不得姜妤跑來跑去,那麼到京都讀書,就是最好的選擇。
通知書一到,張桂香高興地讓他們回去給祖宗上香。
大兒子考上清大是狀元,小兒媳婦要讀京大是榜眼,一家出了兩個大學生。
簡直是祖墳繼有姜妤這個財神娘娘後,再次冒青煙啊,可不得回去上柱香。
姜妤同兩人一起回小河村,給祖墳上了香,家裡還辦了狀元酒,連續擺了一個星期。
也不要村裡人送禮金,就來吃酒塗個喜慶。
小河村如今日子好過多了,老周家不收禮金,大家沒好意思真空著手來,總是帶點東西過來的。
然後牽著孩子來,讓周驍和沈枝摸摸頭,蹭蹭大學生運,以後家裡能出個出息的大學生。
這種不要送禮金的酒席,一般知點禮數的人家,就來一個兩個就成了,不會全家一起來。
畢竟這時候誰家不是好幾個孩子,又不怎麼興分家,一家加起來得有十幾二十人了,這都來,至少得坐兩桌。
要村裡人都這樣,誰家撐得住這麼個吃法啊。
但村裡人多,總是有厚著臉皮一家人過來的。
沈家兩房的人,和李家人,是都多久沒有痛快吃肉了。
前些日子聽說周驍和沈枝考得很好,上大學是穩穩當當的了,還覺得張桂香跟周老頭子在吹牛,心裡不屑一顧,根本不信。
後來兩人被報社採訪,上了報紙,周庭淮特意送了幾份報紙回來,小河村這下誰都知道,沈枝和周驍出息得很,高考是省內的前兩名。
兩家人心情那叫一個複雜啊,沈枝雖然是沈家二房的孩子,可沈父沈母之前就不準她上學,不讓她高考。
外人問為什麼沈枝不參加高考,沈父他們為了不讓別人在背後嚼舌根,故意說是沈枝腦子笨,知道考不上大學,自願放棄的。
現在腦子笨的人靠了個全省第二,村裡人誰沒有回過味來,意味深長的恭喜他們養出個大學生,私底下紛紛搖頭。
嘀咕著沈家二房這大學生女兒的便宜,怕是沾不到了哦。
除了沈家兩房後悔沒有好好對沈枝外,沈惠跟李長軍這倆靜悄悄去報名高考的人,看到自己那連大專都考不上的成績。
是默默把成績單撕了,然後毀屍滅跡,當做這事沒發生過。
試圖透過高考翻身的兩人,知道曾經看不上的沈枝和周驍不但考上大學,還是京都一流的學校,那心情,別提多酸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