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芳菲眼波流轉,看看我,又看看汪澤源,說:“既然書法比賽已經完畢。勝利者屬於楊大師,但最好的獎品歸了師公,是不是要請楊大師選彩頭了?”
“好!小楊,你跟我來,先從丹青開始!”汪澤源豪氣地帶著我向丹青走去,路上的眾人立刻讓開一條路,然後又呼啦啦聚在一起跟上來。站在丹青的門外。
丹青四壁潔白,牆上掛著一幅幅國畫,橫軸立軸都有,山水、人物和花鳥等應有盡有。
我用氣運系統一看,和當時在師爺家裡一樣,一片朦朧,不過略有區別,師爺的收藏室氣息異常紊亂,我看到的是彩色迷霧,但這裡的氣息則比較純粹,看到的是橙色的才氣迷霧。
我不缺錢,汪澤源都願意贈送價值千萬的田黃石,我本來不想拿裡面的畫,只想挑一幅汪老先生的字就算了。
不過,計劃跟不上變化。因為我從氣運氣息中,覺察出有一種自己需要的氣運,壽氣!
我疑惑了,這裡都是國畫,怎麼可能會沾染壽氣?
於是我走進去,在壽氣源頭附近使用氣運系統以此檢視國畫,最終目光落在一張畫著古代城市場面的國畫上面。
在這幅畫上面,展現了清代京城的風貌,上面的建築、人物都栩栩如生,讓人彷彿置身於那個時代的京城。這幅畫中的人大都在慶祝什麼,非常熱鬧。
壽氣就是從這幅畫中傳來。
汪澤源開口道:“小楊好眼力。這是宮廷御用畫師冷枚為了給康熙賀壽,畫的《萬壽圖》,展現出當年恭賀康熙六十大壽的輝煌場面。史料記載,康熙曾說這幅畫甚好,無有更改處。”
國畫大師胡年說:“現在丹青張掛的畫卷中,這幅《萬壽圖》足以位列前三。”
兩位大師都誇我會選畫。在場的眾人對我更加信服。
我仔細觀察這幅《萬壽圖》,上面的才氣佔六,壽氣佔四,若是要煉製成壽氣氣寶。就要消除那六成的才氣,幸好這件畫上的才氣和壽氣都不算太多,等過一陣煉化完九龍玉杯,就可以著手煉化這幅字畫。
而這幅字畫真正的價值,則是為我開啟一扇尋找壽氣的大門。
我問:“汪老,您還有類似的祝壽字畫嗎?最好是在比較隆重或正式的場合創作的,而且要比這幅畫珍貴一些。”
汪澤源思索片刻,搖搖頭。說:“除了這幅畫,我想不到更珍貴的作品。”
黃良易卻說:“老汪,你怎麼把《康熙千壽文》給忽略了?那可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千叟宴’上創作的字畫,雖然藝術價值不高,但收藏價值卻不低。”
汪澤源立刻說:“對對對,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在晚年都好大喜功,特別召開千叟宴,邀請全國各地幾千位高齡老人來參加千叟宴,連百歲老人都有,只是為了宣揚他們治下的各地百姓活的都好,都長壽。雖然別人褒揚四場千叟宴是盛事,說是讓這些老人嚐到前所未有的美味菜餚,但我卻不喜。”
“汪老您說說,我隱約記得有康乾兩帝召開過千叟宴,但細節不清楚。”我也知道叟就是老人的意思。
汪澤源輕嘆一聲:“古時不比現在,現在外地老人去京城,有火車有客車有飛機,比較舒服,就算這樣,老人經過一番奔波到了京城,也可能會水土不服生病。你們想想古代的交通條件和醫療條件,那些老人怎麼去的京城?不是馬車就是船,能跟現在比嗎?皇帝一下旨,各地官員難道敢抗旨?當然要拼命巴結,挑本地最年長的老人取悅皇帝,好讓皇帝看到他治理的地方有高壽老人,多麼安定繁榮。史載千壽宴上年紀最大的人是一百四十二歲,你覺得這個可能性有多大?無非就是大浮誇而已。”
黃良易是個直脾氣,忍不住說:“別看都吹什麼康乾盛世,實際滿清唯一一個好皇帝只有雍正。康乾麼,一個讓雍正收拾爛攤子,一個是接手雍正留下的山河。康熙為什麼傳位給雍正?因為他清楚所有的兒子裡面,只有雍正有定國安邦之能。可惜,到了現在,好大喜功勞民傷財的康乾兩帝風光,雍正的名聲卻遠不如老子和兒子。”
在場的人不少人對清朝稍有了解,紛紛點頭同意黃老的話。
我一看這些老人要準備上歷史課,急忙開口問:“汪老,那千叟宴非常盛大?”
汪澤源回答道:“非常盛大,盛大到什麼地步?讓當時年幼的乾隆記憶深刻,以至於他老了以後,學康熙開辦了千壽宴。康熙開辦了兩次千叟宴,第一次差不多有四幹位68歲以上的老人,而第二次千叟宴更為宏大,人數超過八千!乾隆的千叟宴的人就沒那麼多,不過他的要求高,只要70歲以上的老人。”
我一聽,心中隱隱激動,康乾兩帝把全國那麼多高齡老人聚集到一起,當時皇宮內外恐怕壽氣沖天,如果能找到代表千壽宴的東西,那絕對是很非常強大的氣寶。
我又問:“您能詳細說一下千壽文嗎?”
汪澤源對康乾兩帝頗有微辭,但說起千壽文則十分興起:“所謂《千壽文》,就是讓每一個參加千叟宴的老人,在同一張紙上寫下一個壽字。康熙兩帝各開辦了兩次千叟宴,所以一共有四篇千壽文。不過那時候不像現在,識字率不高,所以很多老人都是胡亂寫的,當然,也有一些高壽的名人文人,但總體來說藝術價值不高。但歷史價值和收藏價值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