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二十一章:毓德宮議事 5/10

從朱常洛出閣的時候,皇帝給的理由就是年節將至,等年後再說,如今已經是三月了,無論如何不可以再拖下去了……

王錫爵也上前跟進,開口說道。

“陛下,老臣亦是如此認為,如今殿下已然十三,從古自今,豈有子弟十三尚不讀書?”

反倒是一向支援朱常洛的沈一貫,這一次卻詭異的保持了沉默。

不過兩位輔臣的意見已經夠了,朱翊鈞也意識到,再拖下去也不合適,只是這份名單若是核準的話,豈不是像天下昭明瞭朱常洛的儲君身份?

朱翊鈞搖了搖頭,卻是想起了前幾日在鄭妃宮中聽說的話。

頓了頓,皇帝臉色重新變得溫和起來,開口說道。

“諸位先生,讀書自然重要,可是如今內閣當中事務繁忙,朕實在不忍再往諸卿身上加上講學的擔子!何況如此一來,也會影響朝事!”

這倒是實話,大明朝雖然不重視皇子的教育,可是對於太子的教育卻是十分嚴格的,朱翊鈞本人就是這麼過來的,他幼時便是在張居正的教導下長大的,課業繁重的很,除了學習經典,還要嘗試處理政務,幾乎都沒有休息的時間。

而作為太子的講師,內閣的一眾輔臣自然也是會更加繁忙,每天一大清早就要進宮講學,朱翊鈞拿出的這個理由,倒也算是勉勉強強。

“陛下放心,老臣等身在其位,自然要忠心王事,講學乃是大學士分內之事,莫說是內閣尚有四位輔臣,便是隻有一位,也不可輕慢!”

不過勉勉強強畢竟是勉勉強強,張位的一句話就讓朱翊鈞沒話說了,人家忠於王事,你還能說不行不成?

想了想,朱翊鈞決定從另一個角度出發。

“元輔,朕嘗讀聖賢書,對往昔士子游學之風十分嚮往,若非下體民情,如何能知聖賢道理,可惜朕沖齡踐祚,國事纏身,無此機緣,如今元子漸長,朕思若任其苦讀死書,未免不美,不若放其就藩,歷練之後,方可當大任!”

不管前面如何的拿捏,到最後皇帝還是忍不住露出了狐貍尾巴。

的確,明代卻有士子游學之風,但是大明朝的藩王就藩之後,就只能在一座城市中溜達,和在京城有什麼區別?

再說了,皇帝此舉明顯是想要將朱常洛趕出京城,簡直是司馬昭之心。

“陛下,此舉不妥,皇長子既然羸弱,如何能夠就藩?何況如今儲位空懸,殿下身為元子,不可遠離京城,何況若殿下就藩,無有資歷,學識足夠之臣教導,反而不美,請皇上三思!”

不管皇帝承認不承認,在朝臣的心目當中,按照禮法,皇上沒有嫡子,故而未立太子之前,長子就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如何能夠遠離京師!

是以朱翊鈞的話音剛落,張位就出言反對道。

ps:第五更,求訂閱,求打賞~

(未完待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