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若是以前的朱常洛來說,自然是沒什麼威懾力,更別提讓堂堂的錦衣衛指揮使重視了。
但是如今卻不同,如今的朱常洛已經是親王之身,朝野之間也開始聲名鵲起,朝著太子之位已經穩穩的又邁出了一大步,他的這般質問,即便是駱思恭也不能置之不理。
“殿下息怒!”
輕輕搖了搖頭,駱思恭卻是苦笑一聲道。
“此事錯綜複雜,說來話長,並非殿下想象的那般簡單……”
“錯綜複雜就請指揮使大人抽絲剝繭,說來話長就請指揮使大人長話短說!本王倒想看看,這沈惟敬有何等樣的能耐,能夠讓駱指揮使都扛不住壓力將他放了!”
朱常洛卻是冷聲說道。
“殿下可知,這朝局當中關於朝鮮之役一直議論紛紛,有主和派,也有主戰派,先前李如松將軍撤兵之時,朝中便有許多人想要乘勝追擊,不給倭國任何喘息之機!”
眼見實在是糊弄不過去了,駱思恭方才沉吟片刻,緩緩開口道。
朱常洛微微頷,示意他繼續說下去,這種情況他當然知曉,甚至就連當初的他也是持著這種態度,希望大軍能夠駐守朝鮮,將豐臣秀吉的殘餘勢力全部掃清,甚至是遠渡重洋,剿了某個小國也並非不可。
但是無奈他當初的影響力實在太小,這份心思也只能埋在心底了。
可此事和放走倭國使團有什麼關系?
“但是後來,朝中的風向卻是起了變化,主戰的大臣偃旗息鼓,只剩下主和的聲音,而倭國的使團在京城更是暢通無阻,殿下難道不覺得奇怪嗎?”
這一次卻是換朱常洛沉默了,駱思恭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他卻是從其中聽到了許多不同的意味,事實上,這次和議的事情打從一開始,就處處透著奇怪。
先是原本堅定主戰的兵部尚書石星迅轉變態度,度提出議和,並且將李如松召回了京師。
然後又出了沈惟敬這檔子事,甚至於在朱常洛將這件事情透露給駱思恭之後,倭國使團的和議竟然仍舊能夠照常進行。
還有駱思恭所說的,如今這朝中,所有的主戰派都不再出聲音,朝野上下都開始支援議和,這在朱常洛看來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出現這種局面,一般只有兩種情況,其一是所有的主戰派都被遣送出了京師,再無法在這件事情上聲,但是駱思恭也說了,朝中主戰的大臣並不在少數,甚至不乏位高權重之輩。
如果要將他們全部打壓的話,未免太過困難,而且必定會鬧出極大的動靜!
但是據朱常洛所知,這兩年來,朝廷當中並沒有太大的人事變動,所以基本可以排除第一種可能,那麼就只剩下另一種情況……
有人強壓下了這些聲音,或者說服了這些大臣!
而朝中有這個能力的人只有一個,也只能有一個!
“殿下或許不知,在本指揮將沈惟敬拘回之後,便立刻承受了各方的壓力,不過兩日的時間,本指揮便不得不將其釋放……”
駱思恭卻是嘆了口氣,無奈的說道。
朱常洛微微臉色微微一沉,如果說先前他還有一絲猶疑的話,那麼駱思恭的這句話基本上就能夠確定他的猜測了。
錦衣衛乃是天子親軍,無論是多大的壓力,對於駱思恭來說都不是個事兒,錦衣衛勢大的時候,彈劾的奏疏簡直能夠擺滿整個乾清宮,但是對於錦衣衛來說都並無影響。
能夠讓他在這麼快的時間內放人的恐怕也唯有……
出了南鎮撫司,朱常洛卻是回頭望著宮城的方向,眉頭緊蹙。
我的皇帝陛下,你到底在想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