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章·船滿西風·108

“可是開啟這些限制朝廷的兵源如何保證?公甫兄不要忘了,兵乃國之本也!”恆升額不待翊勳說話便道。

“天下用人之道,不該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麼?”

“旗人天生就是當兵的料呀!你看八爺他當年在西北那是何等運籌帷幄,我也是曾隨著先帝出征過漠北的人……再說了,務農哪裡有地?經商又往往要四海為家,一旦朝廷有戰事徵召不能及時歸旗必有不便。至於做手藝活兒謀生麼……旗人打的鐵燒的瓷器,總不能供給民人去用吧!”

“您這話裡話外的,不還是在說旗民分際麼……”

“行了,這個話在這裡說了也就說了,出了平照堂的門可是不能再提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

“je是)。”

“你們如果覺得我說的法子可行,就聯名上個摺子讓軍機處再議一議,我估麼著這樣下來三百萬兩應該足夠周轉的了。我要是沒記錯的話,你們兩個雖然一文一武出身不同,可也曾經同時在直隸三司衙門任職多年,一直相安無事的,如今怎麼位列九卿反倒爭執起來了,讓後生們見了像什麼樣子?”

見兩個人又要起身,翊勳忙擺擺手繼續說:“我沒有說你們的意思,公甫性子耿直辦事認真,頗有當年楊四維的犟勁兒,敬宗你畢竟小著兩歲,遇事該尊重一二。敬宗呢,火爆脾氣沾火就著,公甫你也遷就遷就,別跟他一樣!咱們做臣子的,總歸是把差事辦好,上不負皇恩,下不負黎庶才是根本吶!”

話說到這裡已經過了午牌時分,蕭遠山在門外好容易見是個空子便推門進了屋,翊勳知道他是來提醒自己午休的,笑著對兩位尚書說:“看起來時候也不早了,你們就在這裡用了飯再走。”兩個人答應著告辭,翊勳把他們送到門外,又囑咐了一句:“今兒的事兒回去咱們也都再想想,越是牽扯麵廣的事情就越要慎之又慎……”

送走了兩位尚書,平照堂又恢複了應有的平靜。蕭遠山安頓好兩位大人的午飯折返回來的時候,翊勳已經在躺椅上睡著了。蕭遠山輕手輕腳的關上了東屋的門,轉去西屋整理翊勳昨天晚上批過的折本,再過兩個時辰軍機處的遞差就要來了。沒過多久,他聽見有人叫他,進到東屋的時候翊勳果然已經醒了。

“爺,您這才眯了多久,不然點上一盤年息香,您再睡會兒?”

“上午話說多了,是有些累。可我睡也睡不踏實啊……你坐下陪我聊幾句吧!”

蕭遠山答應著做到了圓桌旁的墩子上。

“你有沒想象過,如果沒有塔什幹城下的意外自己會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回主子的話,要說一次都沒想過也不是真話……不過想也跑不出那樣唄!打完仗回老家,守著我爹從朝廷分得的三十畝地過活……”

“要是到了你的孫子輩上,一個人當兵,其餘的人依舊靠著這三十畝地,還能夠花麼?”

“四五口人應該還可以,再多的話怕也是喂不飽了。”

“十五萬頃土地,如何才能養好六十萬人呢……”

“主子,我有句冒失的話,不知道能講不能講。”

“閑聊麼,說吧!”

“謝主子。我覺得今兒馬大人說的有道理……就算務農、做工都卑微了些,可現把科考的限制開啟不行麼?現在京裡的人都知道旗學生的書讀的比官學生的好,一樣下場考試還怕取不中麼?”

“那如果取中的都是滿洲人,漢人還要不要做官呢?”翊勳聽蕭遠山說完笑著反問道。

“這……”

“朝廷留著科取這條路,就是給漢家計程車子們留著出人頭地的機會。現在比入關之初民族矛盾緩和了許多,還不都是這些點點滴滴政策的功勞……就算再沒法子也不敢打科舉取士的主意……不行,我還是得回京,在這邊住也住不踏實!”

“可是皇上的旨意是要您在這裡住滿三個月不是?”

“快去備車吧!”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