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先帝一生過得也是極為慘淡,少年登基,被以顧桓為首的貴族挾制,終生鬱郁不得志,又歷經內憂外患,祖宗基業差點在他手中毀於一旦,就連死法也令人唏噓——先帝被顧氏餘孽劫走,朝廷派人去追,趕到兩人落腳地方的時候,卻起了一場大火,先帝與顧氏餘孽盡燒死在了裡頭,只從廢墟裡挖出來兩具焦炭……一代帝王啊,死後竟連具全屍也沒留下。”
“嗤,照在下看來,先帝昏庸,一生近佞幸遠賢臣,重用狼子野心的顧桓,最後落得這樣結局,也是報應。若非今上大義滅親,登基之後便清算顧氏滿門,連親舅顧桓也未曾容情,賜其金屑酒,恐怕如今我大盛早已改名換姓。”
“閣下說得不錯,今上勵精圖治,登基三年以來無日懈怠,重用白衡傅祗等能臣,大刀闊斧又是改稅法又是革土地,又大力整治貴族,還於去年年底下了新令,不再以中正品評官資,無論貴族平民,若想入仕為官,都需得統一考試……實不相瞞,在下來此,也正是為了今年的第一屆考試來的。”
“哈哈,原來閣下也是為此而來。望郡素來是文人聚集之地,在下早已心嚮往之,聽聞這裡還辦了多所書院,其中院士不乏名望,在下正是慕名而來,以求進益。”
“巧了,在下也是如此!”
“……”
“……”
隔壁桌傳來大聲談笑,更有激動者舉箸敲盤,看著像是要即時唱上一段,驚得窗外鳥雀都不敢靠近。
這是天盛三年春,又到了望郡楊柳飛絮,瓊羅花開的時候。
他不知是聽誰說起,望郡有瓊羅,花開時全城暗香浮動,花若飛雨,是望郡一處絕景。
所以他趕來望郡,想要看看傳說中的瓊羅花開到底是如何奇景,他還挑了臨岸的酒樓,據說是望郡第一樓,名喚去仙。
他不大清楚去仙樓身前的種種傳說,只是覺得去仙樓二層靠窗的位置,視野最佳,能夠看見望郡最好的風景,便日日來此。
今日也沒看見傳說裡的瓊羅花,還被隔壁桌吵得耳朵疼,他嘆了口氣,放下一塊碎銀,起身下了樓。
街上人有些多,明亮春光也讓人微覺得頭暈。
他四下一望,腳步一拐,過了一座小石橋,往著安靜些的河邊走。
河邊立著高大的垂柳,柳枝千條萬條地垂下來,浸入水中,隨風而漾起溫柔的水波。
有水低低地漫過河岸,他看見有人一身輕衫,立在垂岸的柳樹下。
一陣風吹來,那人的衣擺輕晃,彷彿下一刻就要消失。
他心裡沒來由地一慌,兩步走上前,冒失而無禮地拉住了那人的手腕。
那人似是一驚,回過頭來——
不知何時暗香浮動,瓊羅花自天上飄落下來。
既見君子,雲胡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