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雲浦則繼續潛心經營,虛映島成了遠近聞名的無國界私塾。
只是他多了個習慣,每日傍晚回家時,總會繞彎去虞燭明墓前。
每天帶點她愛吃的。
有時也會坐上一陣,對著墳墓說說話。
再到後來,江雲浦精力也有些跟不上了,便很少出門,索性在島民的幫助下,搬家到了虞燭明的墓旁。
後來聽說大魏新君暴政,由明巡牽頭,文武臣竭力而舉,推翻了新政。
另選了一位受敬重的中年人做皇帝,重新分配了權力,往後不能再讓那位新君這樣的事發生,設立了權力監管部門。
決策權也一分為三,君獨佔一份,另兩份由兩個部門集體決議。
這是好事,江雲浦聽完如此評價。又想,虞燭明要是還在世,她也會笑逐顏開的吧。
當夜,虞燭明入夢了。
她笑著對江雲浦說,看見了大魏現狀,她很開心。
江雲浦卻難過,問她後不後悔死這麼早。
拋下他孤家寡人。
虞燭明眨著眼睛,沒說話。
江雲浦覺得她是不後悔的,她這人吶……總是決定了就不反悔,結局很糟她也能接受。
依稀記得夢醒前,虞燭明還囑咐他好好活。
睜開了眼,外面還是黑夜。
江雲浦起身開了窗,有明月高懸。想起,今日是中秋夜呀。
於是披著薄襖出了門,去舊居,那桂花樹下埋著虞燭明生前跟他一起埋下的桃花釀。
那人,明明酒量不大,就是愛喝。說桃花釀很甜,就饞這一口。
取了酒,江雲浦坐在她墳前,埋怨她似的開口:“死這麼快,活該你沒口福。”
雖埋怨,但也沒說重話。
還是取的兩個碗,自己喝一碗,給虞燭明倒一碗。
也不知不信神明的她到底有沒有在天之靈,能不能喝到他給她斟的酒。
以前弘能在世時,還跟他說過什麼佛教用語,蘭因絮果,意思是結合很美好,結局卻註定要離散。
江雲浦低低地笑了,他如今此狀,與虞燭明何嘗算不上一種蘭因絮果。
不過曾經這樣相愛,想想那些時光,又會覺得這一世沒什麼遺憾了。
海上明月仍高懸。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