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照瑩聽了一大堆名詞,最後簡短總結:“那就是你還沒心動過。”
她又問陳越寧:“你呢,你有喜歡的女生嗎?”
陳越寧雖然說沒有,但他眼神飄忽,很不自然,臉頰上還有可疑的緋紅。
啊~季照瑩覺得自己又懂了。
她摟住淩穗歲的肩膀,朝她擠眉弄眼。
淩穗歲連續剝了好幾個砂糖橘,都喂進她嘴裡。
多吃點橘子好,別想著吃她的瓜。
淩穗歲將話題扯回劇本:“張紫涵和薛宇辰被對方吸引,彼此逐漸靠近是必然。在其他人眼中,他們確實是在早戀。以國內的主流教育觀念來看,對這種事還是比較排斥和保守的。”
“剛才你們說的話提醒我了,其實也沒必要去仔細分辨他倆的感情究竟是不是喜歡,反正這段關系的重心不在戀愛,而在於他們如何彌補這種情感缺失。”
“如果在劇裡能把這個關系講清楚,去深刻剖析兩個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而不是一味迴避、批判早戀這件事,那這段情節會變得更紮實,更有現實意義。”
在定風波劇組,秦嫻的家國大義只是進一步強化男主人設的工具。它的劇情其實挺懸浮的,演員的表演實力也夠嗆,所以觀眾看個爽就得了,其他的事情不用考慮太多。
但在金榜題名這裡,它的劇本選題就是現實向,還是淩穗歲猜測想沖獎項的作品,那她就要盡可能深挖角色邏輯。既然張紫涵沒有高大上的人設,她就要讓她真實接地氣。
當然,如果還能以不說教,而是引發觀眾共鳴的方式上點價值,提高點立意,那就更好了。
淩穗歲這麼說了之後,陳越寧跟著陷入思考。
他表示:“我剛拿到劇本的時候,其實是往梁山伯祝英臺方向去想,就是家長和老師都不贊成,但這兩個學生面對高考壓力太大了。”
“周圍環境越是不允許,他們就更想用戀愛的方式去無聲的反抗。薛宇辰是覺得我喜歡她,那我就是要談,我不接受你們的那套道理,我有我自己的想法。”
淩穗歲邊聽邊做記錄。她覺得陳越寧用梁祝做對比太誇張了,兩者的情感都不是一個量級的。
不過,他後面說的部分還挺有道理。青春期的年輕人總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沖勁,覺得“和全世界為敵”是一件特別酷的事情。
中二期嘛,誰都有。
淩穗歲不禁猜測,陳越寧能想到這層,說不定是他自己還在這個階段沒過去。
雖然她和陳越寧對人物關系的看法有些偏差,但還是可以求同存異,先得出“戀愛本身不是重點,體現角色心態變化最重要”的共識。
至於具體的細節,在開拍前和拍攝中都可以繼續磨合,問題不大。
《金榜題名》主創團隊的初次聚餐將要收尾時,淩穗歲用文件彙總了他們對劇本的理解和意見,先發到了四人小群裡。
陳越寧一邊看檔案,一邊揉太陽xue。
這頓飯吃得真累啊……說實話,雖然他拍過很多戲,也演過主角,但還是第一次參加這麼有幹貨的劇本研讀會,而且還不是正式版。
以前大家開劇本會,討論的重點其實是這段怎麼拍更好看,人設怎麼改更高光,更能吸粉……到了金榜題名這裡,在淩穗歲的帶動下,沒人提出說要給角色加xx時髦值,而是深挖劇本內容和角色邏輯了。
要說哪種開會方式更輕松,那肯定是以前那樣。但陳越寧累歸累,心裡卻覺得很踏實。
遇上靠譜的團隊,靠譜的合作物件,哪個演員不想拍部好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