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了,你是她什麼人嗎?在這瞎得意什麼勁呢。
真正的紮心只需要一句簡單的提問,一擊破防的應年鬱悶極了,深深遺憾自己不像夏天,沒遺傳到爺爺的嘴皮子功夫,這會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他只能挽尊一句“我為她高興,我們是朋友”。等出了電影院,應年還是忍不住問:
“爺爺,你覺得我在裡面表現得怎麼樣?”
應年看向裴導的眼神充滿期待,爺爺很少誇人,哪怕能得到他一句“勉強還行”的評價,也算是贊美了!
但是,裴學海皺了皺眉頭。
“哦,原來你也演了,你不說我都忘記了。”
應年:……
他又想打自己了,怎麼就不長記性非要問呢!又不是不知道爺爺的性格!
他垂頭喪氣跟在後面,又很快自我調節好心態。
不是他演得爛,是穗歲演得太好,所以別人才注意不到他。換其他人來和淩穗歲搭戲,效果說不定比他還差呢,至少他沒拖後退,不然爺爺早就罵他了。
應年跟上裴學海的腳步,看他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應年問:“爺爺,你是看完電影有靈感了嗎?你會請穗歲來當女主角嗎?能讓我也演個角色嗎?”
裴學海沒回答他的三連問,擺擺手讓孫子閉嘴,別影響自己思考。
要說靈感,那確實有一點——他心裡隱約有點輪廓,這是一個和李三娘有些相似,卻又完全相反的人物,但具體的細節還有待填充,能否落地也很難說。
應年想了想,還是沒把這件事告訴淩穗歲。畢竟導演的靈感是很玄妙的東西,誰也不敢保證它一定能實現,也許想到一半就斷了。
大年初一的中午,第一批春節檔觀眾陸續在社交平臺發表觀影感受。
光是體感,大家就能看出關於《昭將》的討論是最多的。最先被反複提及的關鍵詞是“好看”、“過癮”、“超燃超熱血”、“淩穗歲演技絕了”,整體口碑極佳。
電影主創們都鬆了口氣,在輿論戰爭尚未打響前,第一批反饋雖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意見,卻是整個春節檔相對最真實的評價。等到後面競爭對手各顯神通,就是公關公司要頭痛如何穩住風向的時候了。
在春節檔這個全國人民都很有空的時間,電影口碑對票房的影響見效很快。劇組上午剛做好破兩億的海報就發了出去,宣傳人員順便把破三億的也做了,本來以為準備夠充分了,沒想到晚上破了四億,速度比大家想象中更快。
這也正常,《昭將》的名氣本來就大,第一波好評反饋起到了增加吸引力的助推作用。對於一部已經知道,而且評價還不錯的電影,觀眾肯定願意一探究竟。
在大年初一的當日票房榜單裡,《昭將》拿到了日冠,和第二名的喜劇片咬得很緊,第三名倒是有明顯落後。除了動畫大電影的發揮一如往常外,第五名及以後的片子拉開了非常誇張的斷層。
以前春節檔是頭部吃肉,其它片子喝湯,但按照目前的形勢嘛……領跑的三大一動畫能把大盤吸幹。
歲絲歡天喜地慶祝淩穗歲首部電影票房領先,上映前那些說《昭將》必定落後的人還在嘴硬——再多的營銷水軍在真實的電影質量面前啥也不是,第一天的觀眾都是被騙進去的,虛假繁榮必定被反噬!
這句話放在春節檔是對的,可惜描述的物件不是《昭將》,而是排第三名的喜劇片。
事實證明,不是集齊了豪華陣容的卡司就肯定能拍出好東西。就算喜劇片裡集合了最搞笑的演員,但在爛到沒眼看的劇情和稀碎的剪輯面前依然無力迴天。
於是在大年初二的日票房榜單上,《昭將》還是第一,邊元洲出演的喜劇片還是第二,不過票房差距拉得比較小了,讓很多觀眾感慨原來這是孫嘉怡和錢途的法,路人順便提一嘴,歲絲也不會專門去解釋破壞人家興致。但業內心裡門清,淩穗歲是《昭將》的靈魂和核心,邊元洲只是主演之一,兩人為兩部電影做出的貢獻和扛票房的能力根本不在一個層次。
至於春節檔第三名的片子,已經跌到了二、四名之間平均數的水平,提前在春節冠軍爭奪戰中被判出局。
目前,《昭將》的票房已經積累到八億。這個實績不說小花了,放在整個華語女明星票房排行榜上,都是相當夠看的。
最可怕的是,這部電影才上映了兩天。它還有多少發力空間,最終能達成什麼成績,誰都不好預料。唯一能確定的,也只有淩穗歲一飛沖天的人氣和咖位。
成績太好,當然會惹人眼紅,何況多得是人想把《昭將》拉下來。
畢竟觀眾的時間和金錢是有限的,誰能保證他們會在春節看多少場電影呢?每個劇組都想當觀眾心中的第一優先順位啊!
從大年初三開始,《昭將》就迎來了好幾波瘋狂的負面輿論。各種營銷號歡快地接了黑稿,他們最願意發頂流相關的內容了,春節假期既能漲價,還能賺歲絲的控評kpi。
所以,無論微博搞多少次“清朗”都是做點表面功夫。它們不狠下心處理這些賬號,不徹底打擊這條産業鏈,煽動情緒、挑撥對比的罵戰又怎麼可能消失啊。
歲絲們紛紛打起十二分精神,以為要迎來一場苦戰,但沒想到《昭將》的質量太好,為它買過票的觀眾先坐不住了。
真心喜歡的作品,誰樂意見到被別人惡意抹黑啊?不是不允許不同意見,但你們總得先曬個票根再說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