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投你的票,和我反對你拿獎,是兩個概念。這是給別人評獎,又不是爭取自己的利益,在實力懸殊不算大,沒到對不起職業良心的程度時,很多人是不會主動反對的,這多得罪人啊。
她的提議獲得了組委會的認可,所以修改後的規則如上。
六點後,淩穗歲收到了一條手機通知。本屆新星獎電視劇單元的最佳男女演員已經誕生,兩位獲獎者都獲得了超過半數的評委投票,決議透過。
淩穗歲看著這兩個名字,她投出的兩張票,一個都沒選中。
……不是吧,她的審美這麼小眾嗎?
她心裡怪怪的,頗有種搬起石頭打自己腳的感覺。雖然這兩位演員都還不錯,就算是原來的規則,她也沒有那麼想要反對……
等等,她好像也是傾向於妥協的一員誒。
淩穗歲嘆息一聲,出門去吃晚餐。
她這邊的手機訊號似乎還沒恢複,不過問題不大。在評獎期間,餐食都由組委會免費提供,她在酒店吃飯,都是記在客房賬上的。
在組委會指定餐廳,淩穗歲遇到了其他幾位電視劇單元的評委,於是順理成章和他們拼了桌。
演員獎的評委不止有以她為代表的演員,還有導演、編劇等人。淩穗歲看過名單,基本都是內容創作者。
雖然獎項評好了,不代表評委們就要立刻走人。在之後幾天,大家完全可以開幾場學術沙龍,來點同行間的交流嘛。
要知道,很多人都是沖著這點才來當評委的。畢竟大家都是圈內有名有姓的人物,組委會也不可能用砸錢的方式吸引他們特意過來一趟,那就是天價了。
新星獎的組委會尤其要感謝淩穗歲——在放出她確定出席的訊息後,很多原本拒絕過的大佬,又表示自己有興趣了。
畢竟,想見到淩穗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拍戲時不見人,不拍戲時找不到她,而且她這兩年還經常飛去美國,想抓住她有空且在國內的日子很難的。
餐桌上,淩穗歲先是對提名名單的低齡化表示驚訝,但她觀察眾人的表情,感覺好像只有她一個人是真的驚訝。
……這讓她不禁浮想聯翩,其他人是已經消化好了,還是早就知道了?
不會吧,不會在九個人的評獎小組裡,只有她一個事先不知道,也不打聽提名名單的老實人吧?!
想到這裡讓她拳頭都硬了,不過她轉念一想,又覺得這才第一屆新星獎,就算是有心人,也不必那麼著急。
也有可能,是他們對這個獎項的結果沒那麼在意。
其實後者的可能性更高,但淩穗歲也沒有因此覺得心情好一點。
她沒怎麼發言,卻依然是話題中心——比起討論新星獎的獲獎者,其他人顯然對淩穗歲更感興趣。
柏林電影節開幕在即,她過幾天的安排相當於是公開行程了。有人詢問她的信心,還有人瘋狂給她吹彩虹屁,彷彿銀熊獎已經是她的囊中之物了。
淩穗歲當然不敢接這種高帽,她開啟了一波贊美反彈,誰怎麼誇她,她就用同樣的方式和程度誇回去。
她還收到了一些片約,今年內的基本不考慮,直接用沒檔期回應,明年或者後年的,就是劇本大綱先收著,拍不拍的以後再說唄。
電視劇單元的演員獎這邊看上去其樂融融,淩穗歲吃到一半,就聽到不遠處傳來的喧嘩聲。
她往那邊一看,旁邊的導演就給她解釋:“哦,是電影單元那邊又吵起來了。你沒來之前,他們已經吵過兩輪了,我估計這架三天都未必吵得完。”
淩穗歲問:“那邊分歧這麼大的嗎?”
“那可不。”導演聳肩,“電視劇的提名名單都相對大眾化,作品有觀眾基礎,電影就不同了。你說幾十億票房但評分不過六的商業片,和票房不咋樣但評分高的冷門文藝片哪個更好?說不出來的,他們各有各的道理。電影的審美標準非常主觀,也非常多樣化。”
原來你也知道啊,淩穗歲在心中腹誹。
那這家夥剛才還一個勁地說什麼“柏林影後穩了”,是生怕她沒拿到獎時,産生不了心理落差是吧?
按照原計劃,淩穗歲是要在這裡待滿三天的。但既然她參與投票的獎項已經有了結果,她就不怎麼想在這個地方多待了。
對不住了裴導,她這身體啊,忽然就不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