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9章

“很好,這是我第一次和文森特合作,沒想到他是即興發揮型的導演。”

艾米和淩穗歲吐槽,“看來我們的成片質量在一定程度上要寄託於運氣了。我這不是貶義,而且希望它往好的那面發展。”

“這沒什麼不好的。”淩穗歲安慰她,“我們拍的本來就是很新的東西,如果導演循規……如果導演過於守舊,那我才要擔心呢。”

她說到一半時的卡頓,是因為一時半會沒想好怎麼用英文翻譯出這個成語,不得不換一種表達方式。

但艾米還是撓頭:“你說話也太長了!好多那個什麼……就是,那些很正式的語法,難怪別人會傳你天天在劇組寫論文。”

她又想到一件事:“我記得前後幾版劇本裡,oy的臺詞就有過類似的變動。本來一句很簡單的話,編劇改成了很複雜的長句,應該也有參考你的說話風格。”

淩穗歲:“……aybe?”

為了不被嫌嘮叨,她把回答縮減成了一個短語。

但淩穗歲真覺得不怪她啊,她就是下意識用了高分表達……

其實從她第一次來美國拍戲時,同事們就提過這件事,當時外網對留學生有個綽號叫“東方莎士比亞”,於是也有人喜歡這麼稱呼她。

淩穗歲一開始想過要改,後來發現習慣成自然,就理直氣壯不改了。

語言只是用來交流的工具,美國人連各種口音都不介意,她說話的句子長一點又有什麼關系。

而且這個特點放在角色身上,其實也能算“東方特色”。不管它是好是壞,如果能被觀眾記住,這就叫辨識度。

編劇們從淩穗歲身上得到的靈感不止這一處,這個專案裡的專家學者對華國文化很有研究,中文也很流利,但論起對土生土長華國人的瞭解,這群華裔顯然不如她。

淩穗歲還給他們提供過一個參考意見:大多數華國人的性格是有點擰巴的。

為了翻譯這個方言詞彙,她還專門去查了英語詞典,結果沒找到任何一個完全契合的詞彙。

她只能再給出具體一點的解釋,這種性格的人既和自己過不去,也和別人過不去,人生最難的兩件事就是向親近的人表達歉意和說我愛你。

淩穗歲強調,這點真的只是建議,因為她不確定它是否能得到觀眾的喜愛——她說出這句話,被總編劇詢問這是否就是“擰巴”?淩穗歲沉默了。

她忽略掉這個,繼續說,如果他們想拍一個更oca的華國女生,擰巴就是很有意思的特質。

當時編劇沒有給她明確的答複,不過從她拿到的最新一版劇本來看,這個性格特點在李茉偷偷出國,以及和米歇爾交流時都有體現。

《功夫大師》是迪蘭德寄予厚望的電影,李茉的人氣情況也直接影響到heroine計劃能否順利推進。淩穗歲其實不確定,是否要在這樣的作品裡,給主角加入這些很難算得上“褒義詞”的性格特點。

她這時候想起了某位導演說過的一句話,“寧願犯錯,不要boring”,同時又想到自己的猶豫只是加深了劇組同事對“擰巴”的理解,忽然就釋然了。

淩穗歲在劇組按部就班地拍戲,而時間來到六月後,《屠龍者》的廣告就線上上線下頻繁出現了。

因為提前談好了行程安排,淩穗歲外出宣傳時也不用和劇組請假。她的活動範圍不侷限於北美,而是世界各地,可見沃納砸了多少宣發成本,對票房的心理預期有多高。

不用想就知道,華國肯定也是電影重要的宣傳陣地。

也不知道是誰和沃納管理層提的建議,當淩穗歲被問到能不能重現《美人與猛獸》在國內綜藝的宣傳效果時,她感覺自己頭頂上出現了一排省略號。

“不能。”她想都不想就拒絕了,“當時現場的很多效果屬於綜藝之神眷顧,劇本也寫不出那樣的巧合。而且同樣的招數再來一次沒意思,觀眾會膩的。”

此計不成,沃納也沒放棄。他們催促淩穗歲多想點辦法,按分成來說你也是這部電影的股東,票房直接關乎你的收入,你可不能不上心啊!投再多廣告也沒有自來水的宣傳效果好,爭取讓觀眾自發安利!

雖然沃納這邊也會出力,但電影官方和明星本人做的宣傳,對不同觀眾的吸引力側重點還是有所不同的。沃納不做選擇,全都想要。

……這話一出,淩穗歲確實沒法反駁。

但是,能讓觀眾當自來水的宣傳方案,哪裡是一拍腦門就能想出來的呀。

淩穗歲拍了好幾下,也沒見有靈感掉落出來啊。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