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開始想的是,這是平臺特別看重的專案,所以團綜經費這塊絕對不會缺,大家可以放開手腳去做。
然而事實是,經費確實是管夠的,幾輪會議下來,領導什麼毛病都挑過,唯獨沒說過預算的事;但上頭未免太重視,太挑剔,導致他們承擔的壓力太大了!
這年頭做節目,誰還敢立軍令狀啊,就算策劃得再好,宣傳效果怎樣也得看天時地利人和,強求不來的。
最後,還是年底沒事做的淩穗歲參加了一次會議。她給某個方案投了明確的贊同票,才讓團綜專案得以順利推進。
淩穗歲當然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天線在《如夢令》上寄予了太大希望,導致打工人不敢輕易做決定,大家都害怕自己成為背鍋的那一個。
就算於情於理,團綜都不該給劇的播放情況背鍋,但真到了要分配責任時,誰敢保證不會有人睜著眼睛說瞎話?“指鹿為馬”正是《如夢令》的重要劇情呢。
影視劇嘛,總是來源於生活的。淩穗歲覺得也不需要團綜了,把團綜誕生的過程錄下來,就是最好的宣傳片。
——當然,說是那麼說,該錄的綜藝還是要錄的。
團綜最後被確定為“戶外生活體驗類”真人秀,主演們只有一間空屋,所有生活物資都需要透過遊戲環節獲得。
這種型別的綜藝是製作團隊的舒適區,而為了突出嘉賓們鬥智鬥勇的節目特點,團隊砍掉了所有體力和休閑專案,剩下的遊戲都和腦力沾邊。
這也很好地照顧到了參與嘉賓的年齡——《如夢令》主演的平均年齡很高,還要感謝淩穗歲以一己之力拉低了不少。讓他們去跑去跳,實在是太難為人了。
在淩穗歲的建議下,導演組對嘉賓們還實行“放養式管理”。
原本十幾頁的節目規則,被刪掉了一大半,編劇們也去掉了八成以上的“預想效果”,比起預制高光名場面,更傾向於嘉賓們的自由發揮。
改版前,嘉賓們要按規則辦事,改版後,就變成了“法無禁止皆可為”,規則之下留有許多餘地。只要沒說不允許,那就通通都可以。
在大巴車上,淩穗歲還和主演們強調:“咱們這是劇宣,要宣傳出我們如夢令的精髓。咱們的角色人設是什麼?就是人均八百個心眼子,你算計我,我算計你,想盡辦法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
什麼為了情義兩肋插刀,都是不存在的。這群政治動物,隨時可以為了利益插別人兩刀。
別人的團綜主打一個團魂,《如夢令》的團綜只有漫天的心眼子,隨處都能聽到的算盤聲。
“所以,老師們千萬不要太實誠了,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坑人,觀眾就愛看這個。我們事先說好,節目的事就留在節目解決,不管是誰說謊啊,坑人啊,都是為了節目效果,讓這個綜藝變得更好看。老師們盡量不要掛臉,也別往心裡去,再想辦法坑回來就行了。”
聽她這麼說,主演們紛紛點頭。這車裡一大半都是年過半百的人,該玩的時候肯定還是玩得起。
等淩穗歲提醒完了,導演組才給各位主演們戴上麥克風,節目正式開始錄制。
節目組給主演們每人發了二十枚夢幻幣,這是大家的初始財産。進入夢幻村後,所有的衣食住行都需要花費夢幻幣,至於是過得很滋潤,還是悽悽慘慘慼慼,就全看各自的本事了。
在前往夢幻村的路上,大家就有賺取夢幻幣的機會。車內會進行1v1遊戲挑戰,參賽勝利者獲得2枚夢幻幣,失敗者無獎勵,其他嘉賓可押注任意數量的夢幻幣,押注成功則獲得雙倍收益,失敗後夢幻幣不返還。
參賽資格是需要按下搶答器來進行爭取的,淩穗歲以為自己手速夠快,肯定能搶成,沒想到在導演宣佈開始的前一秒,坐在她旁邊的紀凱旋直接把她搶答器拿過來,往前面一丟。
淩穗歲:……
這可是她帳下的小將啊!說好的年輕人聯盟呢?背刺從現在就開始是吧!
幾臺攝像機都過來拍特寫,一個拍被丟掉的搶答器,一個都快懟到淩穗歲臉上了。
她咬牙:“好好好——這麼玩是吧?”
其他主演哈在哈哈大笑中決出了第一輪的參賽者,由他挑選對手,再由對手抽取比賽專案。
他們抽到的是飛花令,需要挨個說出帶有“夢”字的詩詞,說不出來或重複對手說過的內容就算淘汰。
淩穗歲謹慎判斷了參賽雙方的詩詞水平,在其中一人身上下注一枚夢幻幣。
因為比賽贏了有獎勵,雙方都在絞盡腦汁,最後淩穗歲押注的參賽者技高一籌,她獲得了翻倍獎勵,現在的夢幻幣數量是22枚。
第二輪比賽,有所防備的淩穗歲握緊了搶答器,總算是成功搶到參賽資格。
她也不挑別人,就選中了旁邊的紀凱旋,他抽到的題目是“粉鳳凰”。兩人輪流說“粉”、“鳳”、“凰”,誰說錯就算輸。
“對你們要上點強度!”有主演在後面嚷嚷,“我們對發音是很嚴格的,必須要字正腔圓,錯一點點都不行,這是演員的專業素養。”
紀凱旋面露苦色,和淩穗歲比普通話,那他不是必輸無疑嗎。
雖然押注是悄悄進行,誰也不知道別人的選擇,但大家交換了個眼神,都認為這是淩穗歲的舒適區,買她不會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