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邊說,一邊重新整理燈塔的實時票房。四部電影打得纏纏綿綿,但邊元洲主演的喜劇因為排片優勢,暫時拉開了小斷層,就看後續票房能不能跟上了。
等兩人吃到一半,宋靈珊給她實時轉播:情況又有變!原來的第三名異軍突起,第一名增速放緩,雖然目前票房領先,但按照這個趨勢今天肯定落後,還有可能會倒掛。
按今年的春節檔激烈程度,如果片方沒花錢保排片,那第一天倒掛,第二天肯定吐排片。春節檔票房又有明顯的馬太效應,跌下去就很難爬起來了。
等差不多吃完了,宋靈珊又看了一眼,還好還好,第一名恢複之前的增速水平了,今天應該能穩住。
“太刺激了。”淩穗歲邊聽邊說,“讓我想起昭將上映那會,每分鐘重新整理實時票房,心髒都要跟著跳好幾下。”
“誰說不是呢。”宋靈珊附和著點頭。
宋靈珊想到了什麼,忽然問她:“話說,你真的不打算再進軍春節檔啦?昭將的內地票房紀錄都跌到第十三名了,今年沒準還要再跌。”
除非重映,否則一部作品在票房排行榜的位置只可能下降,不會上升,淩穗歲對此早有心理準備,並不覺得難過。
再說了,還要考慮通貨膨脹呢。
她反問她:“是哪家公司找你當說客?你不會投錢了吧。”
“他們確實想用這個找我家融資來著。”宋靈珊沒否認,“但我倆啥關系啊,‘擬邀’的水分有多大,我問問你就知道了。”
那就是還沒投錢,淩穗歲心裡有數了。
“其實哪個檔期的電影並不在我優先考慮範圍內。”
淩穗歲如實說:“我主要挑的還是劇本和角色。是這個角色在故事中的作用,而不是番位。讓我鑲邊,我為什麼要去。”
《功夫大師》的投資規模很大,特效也很頂級,難道國內沒有這個規模和水平的電影專案嗎?
其實是有的,淩穗歲也不是說非要演功夫題材,或者展示自己的打戲。比如找宋靈珊當說客的專案,預計票房就奔著五十億去的。
但淩穗歲對他們的劇本不滿意,她都演過《屠龍者》了,但別人遞給她的角色依然是四種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有時真讓她覺得挺幽默的。
其實這種情況從《昭將》上映後就有了,她扮演的李三娘出圈後,別的電影只想拿她當噱頭,讓她當大導演作品的配角,還美其名曰是給她機會。
隨著她拿了更多的獎,有了更多票房實績,這種現象從表面上看已經消失,但實際上做得更隱蔽了。
他們會說,論戲份,論鏡頭,女主角都是最多的,這完全是為她打造的大女主劇本嘛!但劇情究竟圍繞著誰展開,淩穗歲又不是看不懂。
說實話,迪蘭德是因為奇跡超英片無法重現昔日輝煌,才願意啟動heroine計劃,想著在這個籃子裡多放個雞蛋。而《功夫大師》票房大賣的程度,其實遠遠超出了迪蘭德當初給它設定的目標。
《功夫大師》的例項已經擺在這,內地電影還抱有藤導那種“男主角才能覆蓋更多觀眾”的想法,有錢也不想賺,淩穗歲還能說什麼?
他們不拍,那她就自己投資。她不光要挖掘文藝片的導演,還要把商業片的導演也推到前面來,讓所有人看到有更多的女導演的女本位作品也在賺大錢。
淩穗歲深知,喊口號是沒用的,說得再多也沒有真金白銀的利益更打動人心。
“我會回到春節檔的。”
淩穗歲說:“不一定是以演員的身份——但我總會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