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5章

第375章

《三代人》有沒有可能做成短劇呢

在功夫2的拍攝休息時間,淩穗歲抽空觀看了央視電視劇年度盛典。

這個活動是錄播,早在進組之前,她就已經知道了結果。

《如夢令》橫掃提名,並獲得了多個獎項,淩穗歲出席頒獎禮,並獲得年度女演員。

這是雲箏為她得到的第一個獎杯,但誰都知道,這只是《如夢令》席捲內地獎項的開端,今年和明年都是它的評獎期,淩穗歲要準備的獲獎感言還多著呢。

雖然現在離白玉蘭出結果的時間還早,但童曉曼已經提前問過淩穗歲的意思,要不要請假參加頒獎禮呢?

這件事當然是保密的,被別人知道她們提前開香檳很不好,還有被質疑“黑幕”的風險。但天地良心,童曉曼是真心覺得應該早做打算,免得到時匆忙。

畢竟,在白玉蘭提名與否的事情上,最應該重視的並不是淩穗歲,而是白玉蘭自己。

說得難聽點,其實淩穗歲完全可以不在意這個視後了,但白玉蘭不給雲箏提名,很可能會給它的聲望和公信力帶來巨大打擊。

什麼都不用多說,好作品的含金量就是這麼牛。

央視電視劇盛典的熱度不高,為數不多的熱搜由《如夢令》佔了大半。畢竟頒獎禮是錄播,獲獎名單流出後,觀眾沒有看直播的那種緊張刺激,獎項本身也不算很出名。

這個活動最要緊的,其實還是看主辦方評獎時的傾向。

今年央視依然很端水,各種題材的作品都在提名名單裡亮相了,連長劇鄙視鏈底層的古偶都有劇上榜。

不過,短劇的異軍突起還是很顯眼的。這裡說的是橫屏短劇,集數二十集以下的短劇,幾乎佔整份提名名單的半壁江山。

可以確定的是,短劇已經不滿足於接收被長劇淘汰的題材,也開始往精品化的方向捲了。

講一個觀眾愛看的好故事,真的需要很長時間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淩穗歲在認真考慮,《三代人》有沒有可能做成短劇呢?

她不是要砍編劇的某段劇本,而是思考分季拍攝的可能性。

分成上下,甚至一二三多季,對作品的連貫熱度沒有保障,也意味著更高昂的宣發成本,還必定增加觀眾棄劇的機率;但它有一個好處,就是能根據觀眾反饋,對後續作品進行調整。

邊拍邊播是不可能的,廣電那邊不給過審,即時情緒反饋也只能代表一部分的聲量,但很多觀眾都是沉默的大多數,想聽到他們的聲音就要花心思去調研,去研究資料,不是立刻能做到的事。

淩穗歲拍戲真的不挑體裁,她要是遵循圈內鄙視鏈,那也就沒有《如夢令》了,電影圈的戛納影後怎麼會下凡拍電視劇呢。

那些都是虛的,她只挑劇本,挑選最適合呈現這個故事,最能讓觀眾和她自己滿意的方式。

也許《三代人》這部作品,她也會擔任除了主演之外的角色。

演員在片場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等待,所以淩穗歲才有空想這麼多。

即使她是主演,通告單上幾乎全是她的戲,她也要等排程,等打光,等導演安排好走位……在這期間,淩穗歲就會給自己找點事做。

她會和別人聊天,也會無意識地把玩著手裡的摺扇。

為了強化觀眾對ip的印象,除非劇情需要,否則超英的標誌性武器不會隨便更改。

摺扇是李茉的繫結武器,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她要幾年如一日地用同一把扇子。在第二部 的拍攝裡,劇組就給她的武器來了一次小升級。

扇骨的顏色粗看沒有太大差別,細看會發現竹子的質感變得更好了。

這也是有理由的——之前李茉沒做出什麼成績,武器只能是“新手裝”;現在她拿到了特勤局的正式offer,還在跳過的劇情時間線裡得到了母親的初步認可,有錢有資源的她當然要升級裝備了。

她的戰服也是同理,在不改變主要設計和版型的情況下,進行了一點微調升級。不過李茉的發型倒是沒變,還是瀟灑飄逸的單馬尾。

她用摺扇玩了幾個小花招,路易斯在旁邊看得眼睛都直了。

隔著螢幕看到和現實裡看到的沖擊是不同的,路易斯忍不住發出了“你真厲害”的感慨。

他還很興奮地問:“你太厲害了,能教教我嗎?”

當然能教,淩穗歲也是跟著影片就練會了。

但她忽略了人和人之間的個體差異,當她展示完教學動作後,路易斯眼睛學會了,但手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