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冰將電影的敘事節奏把握得很好,兩個角色在經歷低谷後,又分別來到了取得進展的轉折點。
但不出意料,下一個轉折點又要來了。
沈蕙的料理菜包生意起步了,營收成績還不錯。錢橙還要上班,沈蕙在請個專業的店長,和把門店交給錢母運營之間選擇了後者。
按照淩穗歲的分析,沈蕙做這個決定時,未必有多麼信任錢母的能力,應該還是收回時間精力,著眼於繼續開拓商業版圖的想法佔了上風。
而且沈蕙很清楚,料理菜包現在的賺錢能力是暫時的,她只是挑對了經營地點,填補了這塊區域的市場空白。但這行基本沒什麼門檻,一旦有競爭對手湧入,他們能佔據的市場份額就會立刻縮水,收入也會降一大截。
但沒關系,在這之前她肯定已經賺到快錢了。料理菜包只是她用來給門店引流的工具,就算這玩意賣不動了,她還可以推出其它産品,或者幹脆重新裝修,換個行業。
只要鋪子的人氣旺了,透過料理菜包建立起來的私域流量依然握在手裡,沈蕙就不擔心賺不到錢。
然而,她實在是高估了錢家人的眼界。
沈蕙以為只要安排得當,錢母會按照要求做好她眼中技術含量為0的工作,但現實並非如此。
在錢父的慫恿下,錢母以次充好,偷工減料,覺得這個菜好一點爛一點,分量多一點少一點,那些上班的白領壓根就看不出來。只要成本下去了,利潤不就上來了嗎?多出來的錢,自然全進了錢父的腰包。
錢母自毀口碑,為競爭對手大開方便之門。
營收飛快腰斬的情況再次超乎沈蕙意料,又一次打亂了她的全盤安排。她意識到,從頂著錢蘭的身份後,她的計劃破産率基本是百分百。
沈蕙感到無比疲憊,但等著她的“驚喜”還在後面。
大姐錢菊被丈夫家暴,她將對方痛揍一頓,想報警卻被錢菊攔住,勸她離婚也不同意,但下次這個人渣又對錢菊動手時,她哭著求著讓沈蕙幫忙,來給她撐腰;
妹妹錢橙被公司老總性騷擾,她鼓起勇氣物理反擊,卻反被放話說要讓她在整個縣城都混不下去。她被辭退了,還沒有任何補償金,稍微有點規模的公司也真的不敢要她。在小縣城這種人情社會,“打個招呼”格外好用。
沈蕙帶她去找仲裁,用法律途徑解決問題,結果她自己也成了“大佬”的打擊報複物件。
雖然法治社會不能真把她怎麼樣,但卡一卡她的各種創業手續,就足夠讓她焦頭爛額了。
對錢菊,她不想管又不能真的撒手不管,對錢橙,這個妹妹的遭遇讓沈蕙無比憤怒。
區區小縣城的一條地頭蛇,都能爬到她頭上作威作福了?全國掃黑除惡的時候,難道把這裡漏掉了?!
——陳越寧覺得,此刻暴怒的沈蕙,肯定遺忘了她曾經無視城市管理條例,操縱無人機肆意飛行的事情。
這些事情佔據了沈蕙大量時間精力,而錢家的其他人也是沒閑著。
因為她的創業手續被卡,新公司暫時沒著落,沈蕙就把之前賺的錢先投入股票基金,恰好趕上一波牛市,大賺一筆。
這種恐怖的收入能力讓錢光宗非常心動,盡管他從來沒接觸過股票,但不妨礙他覺得這工作適合自己。
在他的視角,這是不用動腦就能賺錢的好事,既然“錢蘭”可以,那他肯定也可以。
他提出幫沈蕙代管股票,即使沈蕙再不把這幾十上百萬的收入放在眼裡,她也已經吃夠了教訓,絕對不會再相信錢光宗的承諾了。
她拒絕了,但這並沒有澆滅錢光宗對股票的熱情,他只是覺得“錢蘭”太自私,只想著自己賺錢,不願意讓家人沾好處。
於是他做了一件再次超出沈蕙想象的事,他把各平臺能借的網貸全部借滿額度,然後全部投入到沈蕙買的那幾支股票裡去。
但凡對股票有點瞭解的人都知道,收益越高就意味著風險越高。哪怕是從小就在金融市場上打滾的沈蕙,也不敢保證自己的每筆投資都能賺錢。借貸炒股,他怎麼敢的啊!
——如果錢光宗的膽子更大一點,魄力再足一點,事情還不會淪落到最糟糕的地步,因為沈蕙的眼光很好,她選的都是績優股,即使有短期震蕩,長期肯定是能賺錢的。
但錢光宗顯然沒這個魄力。他賣掉了虧錢的股票,因為不敢向“錢蘭”求助,他就自己瞎買。
他看到漲就急著入手,看到跌就心驚膽戰地拋售,他的財富管理能力壓根駕馭不了這麼大筆的投資,沒過多久,他就在一次次虧損中賠到絕望。
到了還款日期,他只能找錢母求助。錢母也不敢告訴“錢蘭”,她又去打零工,什麼重活都接,本就積勞成疾的身體經不起這麼高強度的勞動,她在運貨過程中忽然暈倒,被重物砸傷,進醫院了。
進了醫院,沈蕙才後知後覺地發現,錢母竟然沒有醫保,也沒買過任何保險。錢母需要治療的不僅是這次受的傷,還有體內多項重疾。就算搭上“錢蘭”目前賺的所有錢,都不夠。
沈蕙以為自己是被命運清空了進度條,直到催收的人上門,錢光宗跪在地上扇自己耳光,求她先幫忙還錢,她才知道生活的難度是沒有下限的。
她靠在醫院過道的牆上,嘆息著閉上眼睛。
淩穗歲注視著熒幕裡的沈蕙,思緒又回到了劇本研讀時。
只要沈蕙打一個電話,換回她的身份,用金錢開道,所有的難題都將迎刃而解。
這,才是真正的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