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我生來就是要向上攀登的”
淩穗歲大概能理解唐寶的意思。
事實上,她前面的問題並不是問她願不願意演這樣的角色,那句話的潛臺詞應該是——你能接受觀眾對這個角色的批評、審判、甚至是攻擊和詆毀嗎?
如今內娛的影視劇市場,大致只有兩種角色,分別是好人與壞人。
反派角色不一定純壞,劇本裡可以有大段篇幅敘述ta黑化的原因,而且因為ta是反派,那多壞都是合理的,被觀眾罵說明演員演得好;
但演主角就不一樣了。主角的道德和品行卻必須完美無瑕,只要有一點“不能讓所有人滿意”的地方,就會被推上審判臺,還會有人渾水摸魚,想要帶節奏把對角色的不滿引導到演員身上。
劇越紅,演員越紅,雞蛋裡挑骨頭的人就會越多。淩穗歲之前扮演程以沫和喬欣彤時,可沒少被娛樂組刷屏審判“三觀不正”。
這兩個角色只是不夠完美,都沒能逃過口誅筆伐。很多人總以為是歲絲控住了話題廣場,但再頂流的明星也沒有高強度巡邏、實時線上的粉絲,大部分還是靠她演技夠好,立住了角色受人喜愛的那面,才有很多觀眾自發反駁那些洗腦包。
但是,聽唐寶剛才的描述,雲箏的形象和許多觀眾認為女主應該有的美德,可以說是大相徑庭啊。
別說一個紙片人了,就連對華夏文明有過突出貢獻的皇帝,也會被人以“私德”的角度攻擊。當然,淩穗歲並不是說這些問題不存在,不能提,再偉大的人都會有侷限性。
現在她要考慮的是,是否要冒著這個角色的功績被無視,爭議被無限放大的風險,讓唐寶繼續創作呢?
如果唐寶能寫出一個優秀的政治生物,那有心人想黑主角可太簡單了,連斷章取義都不需要,這個角色本身的行為必然有不符合當下價值觀的地方。
淩穗歲只想了一會,就點頭。
“但有個前提。”她說,“我希望女主做的一切決定,都是對她、或者對她想要實現的目標來說最有利的選擇。只要滿足這個條件,政治家玩什麼手段都在我接受範圍內。不要為了使壞而使壞就好了,古代官場是很注重名聲的。”
唐寶興奮極了,她雖然知道淩穗歲不會拒絕她,但得到她的親口承諾後,她還是覺得安心不少。
“沒問題!”她神采飛揚地說:“官場其實有兩套規則,一套在明面,一套在暗地。我舉個例子,奢侈品從來不會公開說需要配貨,但當你想要買包,售貨員就會用沒貨為理由搪塞,然後給你推薦提成高的東西,等你買完就有貨了。”
“如果這種行為放在政治領域,我們把它稱之為權力尋租,這也將成為女主的政鬥主線之一。”
接下來唐寶滔滔不絕地給淩穗歲介紹,女主開局是武將之女,家中長輩多有戰死沙場者。在一場戰爭後,雲家能打的將領幾乎都死了。
女主悲痛欲絕,卻意外得知這場戰敗是因為夫家投敵。他們看敵人太強了打不過,就決定拿雲老將軍的性命換自己後半生的榮華富貴。
女主知道後,立刻聯系還活著的雲家人,裡應外合將丈夫全家都殺了,還割下了丈夫的人頭祭旗,以表達自己對國朝的忠心。而在女主帶領下,悲痛憤怒的雲家軍打出了哀兵必勝的架勢,成功保衛住這座重要的城池。
這就是故事的開場,女主登上政治舞臺的起點。前期大臣們雖然看不慣她,但還是捏著鼻子給她提供一點微薄的支援,指望她花點小錢就辦成抗擊外敵的大事。
等她真的做到後,這些人就開始使絆子了。前方的情況才剛好一點,他們就想斷她的糧草,架空她的軍權,雖然沒有秦儈,但還是有主和派四處蹦躂,能送歲幣的事為什麼要打仗呢?可不能讓她一個女人騎到大家頭上來啦。
所以說,女主面臨的就是地獄難度劇本。她手刃親夫的行為永遠被人詬病,爭權奪利的手段也不是那麼光彩。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訴求,她還會主動鏟除異己,內鬥外鬥都是行家。
而且,既然劇本設定的架空世界以宋朝為參照,那麼在重文輕武的背景下,哪怕她的官位升到了樞密使,朝臣還是瞧不起她,文人也堅定地與她劃清界限。
“哦對了。”唐寶帶著點惡趣味說道,“女主打的第一場仗是實在沒人能領兵,所以大家都聽她的話,後來又冒出來一個雲家旁支子弟,想搶她的位置。”
“女主雖然是主家出身,卻是庶女,旁支雖然是旁支,卻是家裡的嫡子呢。”
淩穗歲:……
“你是生怕要素不夠多,那些自媒體和營銷號沒有發揮空間是吧?這個沒什麼意義,不用強調女主是誰生的,又不是要搞宅鬥。光是生理性別這塊,雲家派系就有的掰扯了。”
好吧,唐寶聳了聳肩,她其實也是臨時想到的,就那麼順口一提。
目前她只寫完了前三集的細綱,淩穗歲看過之後,覺得這些密密麻麻的都不是字,而是瘋狂燃燒的經費。拍戰爭戲是很貴很貴的,而且還要用到大量的馬。
淩穗歲當年拍《昭將》時,能用真馬的鏡頭全都用了真馬,總不能幾年過去,作品質量越來越退步吧?
錢還好說,有的是品牌贊助商願意為她買單,但她回想起到點就下班的馬,總覺得拍攝週期會拉得很長,因為你沒法和馬講道理,讓它行行好加個班,人家不想幹了會直接甩你下去。
她已經在考慮,該為這部戲留多久的檔期,半年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