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5章

放在其它作品身上,偶爾有某平臺的高層探個班,都值得粉絲拿出去吹噓半天,說自擔資源特別好,正在拍的是平臺非常重視的頭部大劇。

雖然淩穗歲後面知道了,這位高層也不是天天出現,但一週內來上三四天,頻率未免高得離譜。

張玟和她說:“如夢令是前年播的,你有關注過這兩年的長劇大盤嗎?”

一部現象級的《如夢令》,在當時打破了多項紀錄,還在天線的拉新年榜上待滿一年,這可是天線最重視、最權威的榜單了,畢竟直接關繫到會員營收。

《如夢令》熱播期間,長劇大盤一片欣欣向榮,完結後便稍顯頹勢,但還在各方預料範圍內。

然而,等到《如夢令》播完三個月後,大盤縮水的速度就快得嚇人。

《如夢令》在熱播期就集均破億,穩居年冠,但去年的播放量年冠,集均還不到六千萬。

今年就更恐怖了,現在都已經九月份,長劇最好的暑假檔已經過去,暫列榜單第一名的電視劇集均播放量才剛破四千萬,而且它的熱播期比其它劇都要長。

集均四千萬是什麼概念呢,如果按照某娛法,集均破億才算爆劇,五千萬只是熱播門檻,那今年的長劇全是一溜撲街。

“你看一眼昨天的大盤資料吧。”張玟共享了一張表格圖給她。

淩穗歲先看這張圖的各劇佔比,榜首才百分之十幾,再看大盤總播放量,1.7億。

“這麼低!”淩穗歲忍不住驚呼,“我記得,如夢令熱播期間,至少有十天是單日播放量破兩億吧。”

雖然播放量不代表觀看人數,但這個對比還是很嚇人啊。

淩穗歲不用問為什麼,原因再簡單不過,短劇對長劇市場的沖擊,實在是太兇猛了。前兩年爆火過的《如夢令》,似乎只是曇花一現。

“如夢令的長尾也受到了影響。”張玟嘆氣,“不是劇的問題,是所有老劇的播放量都下降了,你的作品已經是相對受到影響最小的了。畢竟使用者看劇不是單片買斷制,而是限時會員制。”

說實話,這也是豐收傳媒願意選擇水果tv的原因之一。

以前是三大平臺,水果被調侃為“天殘”,只能靠綜藝支撐營收,但現在大盤式微,奧奇天線玉米流失了大量使用者,大家成了菜雞互啄,差距反而沒那麼大了。

淩穗歲之前專注於劇本,沒怎麼關注這些事,周圍人也沒人特意來和她提。反正她在電影圈的咖位已經擺在那,這部電視劇的播出效果如何,其實無關緊要,她自己演爽了就行。

畢竟,大盤都萎靡成這樣了,這可是集均四千萬就能當年冠的影視寒冬,還能要求她什麼?

但是從平臺的態度來看,正在拍攝的《三代人》,差不多是長劇市場的救命稻草了。

只是……看著這麼冷的大盤資料,淩穗歲心裡也有點打鼓。難道她一番作品集均必破億的“鐵律”,要在這部劇被打破了嗎?

單日播放量至少要沖到1.5億,而且要維持幾天,才有集均破億的可能。

按照這個大盤的情況……要佔比88.23誒。哇塞,這說出去誰敢相信,這種事真的有可能嗎?

淩穗歲揉揉腦袋,將這些焦慮的念頭都甩出去。

強者從不抱怨環境——不就是冷到能把人凍死的大盤嘛,重新捂熱帶起來就是了。

張玟問她:“你以為還想拍長劇嗎,還是就專注電影了?”

“不好說,你知道我主要還是看劇本的。”

淩穗歲回答:“如果有好本子,橫屏短劇同樣可以演,我們公司不是很早就在佈局這個麼?”

張玟告訴她,其實按公開的叫法,短劇通常指的是豎屏短劇,十五集以內的橫屏短劇,用“迷你劇”來稱呼更合適。

而且,她剛才看到的大盤裡,其實已經包括迷你劇的資料了……

之前圍繞著《如夢令》世界觀展開的幾部短劇,在播放量上不算大爆,但如果看榜單位置,就會知道其實成績很不錯。

尹樂容也因此躋身進流量小花的行列,如果往前幾年,她肯定能接到s級的一番古裝本,如果當二番,s+也能夠得著。

但她沒有。不是平臺和各個影視公司不看好她,而是還在開機的長劇真的很少。

以前很多流量非s+專案不演,現在對s級的專案也要爭搶,僧多粥少的局面已經持續了好幾年。

淩穗歲又驚了一下,原來迷你劇已經和長劇共用一個大盤了,竟然還能涼成這樣?

豎屏短劇對市場的沖擊力度,絕對是毀滅性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