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都說富不過三代,這才第二代
在推薦荊心怡這件事上,淩穗歲認真考慮過很久。
她當然可以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把豐收傳媒的簽約演員全部報上去,但這種推薦方式就等於沒有推薦。
真要廣撒網,迪蘭德收集資訊的能力又比她差在哪裡,人家沒有選角導演嗎?而且,如果推上去的人不夠好,消耗的是她對玫瑰系列的影響力。
淩穗歲還沒拿到功夫3的劇本,不知道迪蘭德那邊在策劃什麼新角色,也不知道他們需要幾個華人面孔的年輕演員。
她仔細斟酌後,推薦了兩個人,就是荊心怡和林雅涵。不是別的簽約演員不好,而是她們的打戲水平夠不著走這條路的門檻。
其實就算再加一個趙纖凝,推薦人選也不算多,選角部門同樣有耐心去詳細瞭解,但淩穗歲思來想去,覺得趙纖凝不合適。
比起《成名之路》,迪蘭德那邊的選角,要考慮的事情更多。
趙纖凝的英語很一般,過四級都勉強,更重要的是,她的心態一直很不穩定。
玫瑰系列對內娛的女演員來說,肯定是非常非常好的餅,但接到好餅就意味著要承受全方位的防爆圍剿,要面臨數不清的黑水和惡意。
好心態決定演員的一生,這不是玩梗,是現實。
拿她自己舉例,歲絲永遠不會忘記遊戲大爆後,淩穗歲每天都要上好幾個黑熱搜,各平臺都是黑水,娛樂組根本無處下腳的日子。
幾千層的高樓裡,充滿了歪曲劇情和角色的言論,還有很多上升到演員本人的人身攻擊和蕩婦羞辱,工作室成員在取證時,都揹著淩穗歲悄悄哭過。
這些言論什麼時候才會消失呢,答案是直到現在,歲絲和工作室的反黑工作都從未停下。
哪怕沒有利益之爭,恨一個人也從來不需要理由。說得咯噔一點,這就是成名的代價。
造謠辱罵可以透過法律途徑追究責任,但無論事後怎麼判,當時帶給演員的精神傷害卻是不可逆轉的。
這種娛樂圈生態很畸形,卻是誰都無法迴避的現實。淩穗歲也覺得用這種方式去考慮問題很不合理,這是在用別人的錯誤去懲罰沒做錯事的人,可惜這個圈子的人心浮動並不以她的意志為轉移。
淩穗歲這次不選趙纖凝,不意味著認為她這輩子只能停留在當下,只是覺得她還沒有做好再進一步的準備。
其實唯一能讓淩穗歲放心,相信她不會被輿論幹擾心態的人只有荊心怡。
就連林雅涵,都是她先去找她談話,旁敲側擊一番才最終定下。她可能會破防,但淩穗歲選擇相信她的自我調節能力。
做好決定後,豐收傳媒內部有流傳出一點小道訊息,網際網路上也有瓜主語焉不詳。淩穗歲肯定,趙纖凝應該聽說這件事了。
但她並沒有來找自己,淩穗歲等了好幾天,都沒有。別說直接問她了,連試探般的打聽都沒有。
這時,淩穗歲才徹底放棄向迪蘭德推薦她的想法。
她不管她是不敢問,還是不想給公司添麻煩,這都證明瞭她的心態確實不夠強大,配得感不夠高。這不是品格上的缺陷,卻承受不了巨星的王冠之重。
淩穗歲在聊天時,提起這事還有點嘆息,童曉曼給她分享了點內情。
“當初三個人競爭成名之路,去年荊心怡有票房實績,林雅涵的一番劇也播的不錯,但趙纖凝撲得比較傷,集均甚至沒過一千萬。”
即使這幾年長劇市場不景氣,這個集均成績也確實太差了。在劇宣不算拉跨,平臺也不是天殘的情況下,這部劇可以說是直接撲穿流量花的扛劇底盤,要不是趙纖凝血量還算厚,估計未來幾年都沒長劇可拍了。
很多人嘲諷趙纖凝,就這怎麼好意思營銷“淩穗歲接班人”的?淩穗歲的一番劇,哪怕是在開播日,集均都從來不會低於這個數,更別說整個熱播期了。
“所以她沒信心了。”童曉曼嘆氣,“她之前還處處和林雅涵對標,現在嘛……”
淩穗歲不理解:“那她不是更應該爭取機會嗎?”
“這就是她和你的區別了。她的上限沒那麼高,不必苛求她,讓她多調理一段時間吧。”
童曉曼看她一眼,然後說:“你信不信,林雅涵也是去陪跑的,頂多給她個小配角。未來能接棒李茉的,肯定是荊心怡。”
是嗎?淩穗歲聽到這句話都恍惚了。
她出道時在娛樂圈單打獨鬥,有點能量後就成立了豐收傳媒,趙纖凝是她最早簽約的藝人,林雅涵是她非常看好的師妹,尹樂容和鬱清妙都是她挖掘的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