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去趟西營。”劉夕陽說道。
“不用去了。”許多愁說道,“趙奉威離開城主府回了西營就將軍隊開赴西進,去哪裡,去幹什麼還不清楚。另外,雲澤‘正武鐵騎’七萬騎兵,明天一早就能到達東萊。”
“哼,拙劣。”劉夕陽說了句沒頭沒腦的話,不再言語,轉身跟著許多愁往城主府走去。
長啟三十四年,對雲澤普通百姓來說,有一件大事。在位三十四年的長啟皇帝決定年終退位,將皇位傳與太子楊成雄。因此今年最後這三個月的時間,朝廷會舉辦各種慶典,實施各種惠民政策,將雲澤的太平盛世,宣告給天下。這一年,對於東萊城的百姓則有兩件大事,一件是新皇的誕生,另一件則是少城主下個月就要上任了。而對於城主府中的這些人來說,原本有兩件大喜事,現如今只剩一件大愁事——南蠻再次來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南蠻的北上,城主府只在兵臨城下才有所發現;正武鐵騎的南下,則是剛剛得知;守城軍的西去意義不明;隸屬劉家的軍隊,將領死傷大半。各位地方官提心吊膽地站在城主府的議事廳,唯有通判大人還算沉穩地坐在那裡;劉鐵山面色鐵青,城主夫人眉頭緊皺,許叔寫著什麼,許多愁小心擦拭著身邊兩把長劍。而劉夕陽則不知去處——似乎也沒有人在乎他的去處。
官員們七嘴八舌的交談著,場面嘈雜,透著些許緊張的氣氛。劉鐵山並不在意這種氣氛,只是一直盯著角落裡喝茶的張通判。
“張大人,蠻子的北上剛剛才察覺,這是我們城主府的失職;朝廷的兵明天就到了,我們城主府沒接到任何通知,不知張大人是不是先我們一步得知了情況?”
張通判放下茶杯,緩緩起身,“下官也是剛知道的……城主大人您也清楚,下官在朝中的地位……”
“張大人,廟堂較遠,蠻子卻近。不知對現在的情況有何看法?”
“下官文人一個……苦讀了幾年窮酸書,混到了如今的小官。不管是朝廷的大政,還是東萊城的軍事,下官不是不想管,能力有限……”張通判說道,臉上看不出絲毫的惶恐。
“唉……”再次出現城主府的劉夕陽嘆了一口氣,坐到了張通判身邊,摟著他的肩膀說道,“我呢,身上也沒有以一官半職,剛才呢,去了趟衙門,沒經過張大人的同意就直接翻了翻張大人的私人書信……您要是想定我罪也沒什麼問題。但有件事情,我先得問問張大人。”
“承宣使孫旅坤是張大人的小舅子吧?您的家書我不該看,可是小子我讀書少,這句‘東萊亂,勿妄動,守得雲開,大道光明’我沒看明白……張大人不解釋一下?”
張通判臉色微變,沉默半響開口道,“少城主莫誤會。內弟的意思東萊城地處邊關,自然有些危險,小人我要是勤勤懇懇,總會有升官的一天……”
“哦……‘秋初遣吾姐及家眷速來齊州,以免危險’……行了張大人,小子我沒別的本事,就是記東西快,您這句話再做出註解,我不介意把整封書信都背出來,包括‘多嘗些羊腎枸杞,鑽研房中技巧,莫讓吾姐惦念他人’……”
廳中眾人都不是傻子,就算第一句讓張通判辯解了過去,可是劉夕陽真沒抓到更直接的證據,也不敢如此行事。
張通判只是稍微慌亂,接著對劉鐵山說道,“城主大人,為官之式,無非勾心鬥角,站隊結派。下官連棋子都稱不上,只是得知了京城某些權貴似乎要對您做些事情。下官沒稟報也不算失職,畢竟家書,道聽途說的算不上正經訊息。內弟軍中供職,確實聽到了軍隊調動的風聲,但僅限於風聲而已。您世代世襲,家大業大,下官就這些家室本事,遠離是非並不算錯。”
“行了,張大人。”劉夕陽打斷了通判的話,“我只需要確認朝廷動兵是早有準備就行。多說無益。”
劉夕陽走到了劉鐵山身邊,輕聲說道,“趙奉威跑的蹊蹺,蠻子來的詭異,朝廷也有些說不清道不明。這些事情聯絡起來,明天這一仗是打不起來的。東萊城無憂,我擔心的是真的有些人要對咱們劉家不利。您仔細想想,這些年,得罪了誰?”
劉鐵山並沒有想什麼,只是看了一眼夫人,苦笑一聲。
“老許,有些事情該做準備了。”劉鐵山對許叔說道,同時看了一眼劉夕陽,“夕陽,明天如何處理?”
“不處理。把咱能用的兵放在城門口,換上最好的武器,豎起雲澤的大旗,等著就行。”
喜歡大逆忠臣請大家收藏:()大逆忠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