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龍坡附近的深山中有一處古戰場,又是古村落,因此時常有人挖出殘劍破戟,古人生活用品,漸漸在此附近聚攏了一批淘寶販賣古董的人,形成集市,也算當地一道別致的風景線。
唐婉月充當導遊,帶我和胖子到古董街走了一遭,東西倒是不少,真品也有,可都是些不值錢,又無收藏價值,一個下午下來,我們走得腿都軟了,依舊是兩手空空。
古董這種東西有時也挺玄的,講究個機緣,可遇不可求,不是有錢就能得到。
唐婉月見我有點失落,說起一些風土人情。
她說落龍坡名字的來源也有一段故事。據說當地幾百年前,河中有一對母子蛟龍興風作浪,每每導致洪水氾濫,生靈塗炭,百姓苦不堪言。
當是時有一個青年不忍百姓受苦,挺身而出,率領勇士百名誅殺蛟龍。
他現在利用了蛟龍喜好引水上湧的特性,預先設下埋伏,讓人站在河邊叫罵。兩龍之中的子蛟龍最是沉不住氣,率先衝出灘上,被埋伏在此處的勇士用滾石、木頭砸得暈頭轉向,最終被青年斬殺。
母蛟龍見幼子慘死,悲痛萬分,掀起驚天巨浪,百名勇士被衝得東倒西歪,徑直衝向青年,誓要拿他的人頭祭龍。
青年故意將母蛟龍引入一處山谷。
龍乃水中百獸之王,但到了陸地上,戰鬥力便大打折扣,一人一龍,戰了個旗鼓相當。
青年知自己撐不了多久,仰天長嘯,引發山崩,滾滾而下的山石將一人一龍埋入地下。
此後當地風調雨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殺身成仁的青年,將此地改為落龍坡,是為紀念他屠龍的功績。
我聽了微微一笑,並未放在心上。
中國各地多有屠龍的傳說,諸如大禹治水,鎖龍井之類的,這些傳說,多是反映中國古人幾千年來的治水理想和願望,將其加上神話色彩,這種傳說當故事聽聽就是了,倒不必計較真實。
唐婉月說完這段傳說後,三人結伴返回,忽見路上人頭湧湧,圍成了圓圈,時不時爆出喝彩聲。
走近一看,是兩個男子,一老一少,老的鬍鬚花白,身材魁梧,少的不過十七八歲,一臉稚嫩,看上去像是兩爺孫,正自街頭賣藝。
一般的街頭賣藝都是玩些胸口碎大石,耍武術,然後賣些保健藥品啥的,這對爺孫要賣的‘藝’卻相當奇特。
只見老人招招手,讓孫子取過一碗泥土,然後從身上取出一枚蓮籽,在開水中浸泡一下,種在泥裡。
“今日我爺孫路過貴地,給大夥表演一個花開富貴。各位叔伯兄長,若看得高興,還請多多打賞。”老人鬚髮皆白,卻是中氣十足。
孫子像捧哏似的,道:“常言道鐵樹不開花,這用沸水泡過的蓮子不能生長,這也是婦孺皆知的事,試問又怎麼能‘花開富貴’?“
老人笑道:“這就是老夫的手段,不是我自誇,我不但能讓幹蓮子種下去能開花,而且還能讓它立馬開花。”
人群發出一陣哄聲,交頭接耳:“怎麼可能!這老頭說大話不眨眼,莫要閃了舌頭……”
面對質疑,老人也不生氣,默唸一段咒語,將清水倒入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