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個屁,就知道欺負俺,有本事跟你娘犯倔去。”
“這可不是欺負,我是覺得你比我娘有眼光,有見識。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
“少給我戴高帽。”老李沒好氣道,“去叫你哥,這事得告訴他一聲,咱們在地裡碰頭。”
李衛東家不遠,只是和地的方向不順路,需要稍微繞一下。
李衛東家的房子是新建的,紅磚圍牆,大門也是鐵的,談不上多氣派,但在村子裡也算不錯的。
李哲走到門口,正準備喊人,發現大門從外面鎖著。
他不禁有些納悶,大哥不在家也就罷了,嫂子和侄女去哪了?
李哲也懶的多想,趁著天沒黑,趕緊去地裡選定大棚位置,回頭通知大哥也一樣。
李哲家的地在村北,他腳步快,跟老李是前後腳到的。
老李看他就一個人,“你哥咋沒來?”
“家裡鎖著門,沒見著人。”
老李也納悶了,“這不年不節的,也不興串親戚,兩口子跑哪去了?”
李哲往地裡踩了一腳,鞋印不深,說道,“今兒個日頭不錯,曬了一天,地面也半乾了,明個兒是不是能收玉米了。”
“收是能收,但減產是肯定的。”老李揭開玉米皮,看著還未長熟的嫩玉米,嘆道,“你就不怕村裡人戳你脊樑骨,罵你敗家子?”
李哲二世為人,早過了在乎別人眼光的年紀,他指著面前的一塊地,“我準備在這塊地建大棚,東西走向,坐北朝南;南面沒有遮擋,日照更充分,東西北三面有厚牆保溫。”
老李問道,“牆體多高、多厚?”
“牆體兩米高,斜坡頂部1.5米厚,底部2.5米。”
“挖多深?”
“一米三。”
老李回憶道,“上次不是說一米深嗎?”
“是一米深,但先挖出三十厘米的熟土層需要回填,用於蔬菜種植;深層土壤用於建造厚牆。”
“是這麼個理,熟土金貴著哩。”老李嘆道,“這工程量可不小。”
“等收了玉米,我準備招二十個人幹活。”
老李瞪著兒子,“真是個敗家子,這得花多少錢?”
李哲早就計算好了,大棚寬7.5米,長約60米,深度1.3米,需要下挖585立方;還要壘三面兩米高的夯土牆,光這些工程量就需要十天左右。
之後,大棚的搭建就不需要這麼多人,除了來家裡幫忙的親朋,招五個人就差不多了。
到時來幫忙的親朋抹不開面子要錢,肯定要在吃食上找補,光是人工和伙食的花費至少七八百,加上之前買塑膠薄膜的費用,六千的貸款就用去了一大半。
“是花費不小,爹,你經驗多,幫我參謀參謀,看看哪裡還能省點錢。”
老李的右手捂住胸口,“臭小子,氣得我心口疼。”
李哲提醒,“在左邊。”
“啥?”老李沒聽清。
“我說心在左邊。”
“滾。”看兒子還有心情逗悶子,老李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多大的心呀,真不把錢當錢。
“爹,明天收莊稼,你先回家拾掇拾掇。我去我哥家一趟,看看他回來沒。”
“你嫂子明個兒沒事,就讓她去家裡燒飯,你娘那估計是指望不上。”老李嘆了一聲,應付完小的,回去還得跟老婆陪笑臉。
哎,男人,咋這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