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這大鐵鍋咕嘟的是棒子吧?噴香!”挎竹籃的京城大媽湊近拖拉機,鼻子聳動著。
李哲麻利兒撕開玉米皮,“大媽瞅瞅,我們趕早現掰的,露水珠兒都沒幹呢。”
“怎麼個賣法?”
“六分一穗兒。”
“嗬!你這賣法倒是新鮮,別人都是論斤稱,你這論個賣。”
“我們是廊方大營村農戶,不指著這個營生。現在這個時節正是鮮嫩,掰了一些玉米拿出來賣,讓咱京城老百姓嚐個鮮。
過了這幾天,玉米粒就變硬了,想吃也吃不著了。您來得早,可以撿大個的挑,都一個價。”
“那也不便宜呢,五分一個吧,行的話,給我來六個。”
“我們剛出攤,您是第一個客人,算是開門紅,就給您個優惠,離了這攤我可不認。”
大媽笑了,“放心吧,旁人問我,就說是六分一個。”
大媽在車斗裡扒拉棒子,李哲也不攔著,攤兒越冷清越沒人,聚起堆兒買賣就旺,就跟後世的僱人排隊是一個道理。
果不其然,大媽剛把挑好的玉米裝進筐裡,結了賬,穿的確良的大姐就探過頭,“煮熟的怎麼賣?”
“一毛錢一個。”
“哎喲喂,咋這麼貴呢?”
“大姐,生玉米便宜,六分錢一個,您家裡有孩子可以蒸著吃,健脾胃。”
戴前進帽的老頭揹著手過來,“你這棒子真嫩?別是糊弄人?”
“又鮮又嫩,不好吃不要錢。”
老頭哼道,“你小子不實在,我今天買回家,要是咬不動,明天你跑了,我去哪找你?”
李哲從鍋裡撈出一根玉米,用水果刀切成幾段,分給旁邊的路人,“新摘的玉米,免費品嚐,不好吃不要錢。”
李哲又對著老頭問,“大爺,味道咋樣?我沒玩虛的吧?”
老頭用手指將玉米一粒粒掰開下來,扔進嘴裡,“還不錯,給我來五根。”
“得嘞!三毛錢,您老自個兒挑!”
大姐說道,“我們家人多,給我來十根。”
“您是六毛錢,我再開一袋新的,讓您撿大個的挑。”
大姐笑了,“小同志會辦事,生意差不了。”
“給我也來五根生玉米。”
“我家人少,兩根賣嗎?”
“幾根都行,一根也賣。”
周圍聚的人多了,李哲一個人忙不過來,“柱子,幫著吆喝,爹,你收錢。”
“好好。”老李接過零錢,數了數,心中詫異,才這麼一會就賣一塊多了!
他有些不敢相信。
“新掰的棒子喲……”趙鐵柱起初還紅臉,喊了幾句,開了嗓子,也就沒那麼扭捏了。
崇文門菜市場始建於1976年,與東單、西單、朝內菜市場並稱“京城四大菜市場”,作為京城重要的“菜籃子”之一,不僅商品種類豐富,客流量也是極大的。
煮熟的嫩玉米香氣飄了老遠,拖拉機旁邊圍滿了人,根本不用趙鐵柱叫賣,周圍的客人就源源不斷的聚了過來。
一開始李哲招呼客人,父親收錢,但後來根本忙不過來,這個問,那個挑,顧了這個,顧不上給那個。
後來,三個人乾脆一起賣,各自收各自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