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章 蔬菜合作社

日頭西落。

大棚東頭支起了八仙桌,這桌子是李酒缸搬來的,大棚這邊吃飯的人多,正合用。

李家人開始拾掇晚飯,李娜佈置碗筷,李衛東擺放冷盤,李哲拿出一桶散酒,李志強在灶臺旁燒火,大鐵鍋咕嘟咕嘟的開著。李酒缸掀開鍋蓋,秋風捲起一陣肉香,隔著老遠就能聞到。

王鐵頭喉結直打滾兒,肉香勾起了他的饞蟲,這會讓他走,也挪不開步了。

“上菜嘍!”李酒缸端著一盆熱騰騰的大骨頭放到桌子中間。

“二哥,這肉真香。”今天有客人,李娜沒有上桌,站在桌子不遠處,用力吸著小鼻子。

李哲捏了捏妹妹胳膊,身上有膘了,但終究是底子弱,短時間內很難養壯實。

慢慢來吧。

李哲從鍋裡裝了一盤子肉,讓母親、妹妹、嫂子坐旁邊的小桌吃。

王榮生招呼王鐵頭坐下,謙讓一番才把他摁在主位上,“今天沒外人,都別客氣,開吃吧。酒缸,麵條子不急著下鍋,先整幾盅。”

“好嘞。”李酒缸忙活了半天,就盼著這一杯小酒。

李哲突然想到三十多年後,某音上流行的中年男人下班後的快樂,時代在進步,但底色並沒有改變。

有堂哥李酒缸在,根本不需要李哲熱場,一圈打下來喝酒的氛圍直接拉滿。

王鐵頭啃了兩塊大骨頭,滿嘴是油,吃的很滿足,幾杯小酒下肚渾身暖融融,舒坦。

他是個痛快人,不等李哲開口,主動詢問,“二小子,你不是有事跟我說嘛,趁我還沒喝多,趕緊說。”

李哲瞭解他的脾氣,沒整虛頭巴腦的,直接說道,“王叔,我有個提議,村裡能牽頭成立一個蔬菜大棚合作社不?”

王鐵頭皺眉道,“現在公社都沒了,國家政策是實行包產到戶,你要建啥子合作社,那不是開倒車?”

“王叔,那不一樣。我說的這個合作社是自發性的,也可以叫互助社,如今個體經營成為主流,提高了生產的積極性,可也有一些不利方面。

如今國家提倡市場化,單個農戶採購種子、化肥、農具沒有優勢,要是村子牽頭成立合作社,集體採購或銷售農資,可以增強議價權,讓大家都得到實惠。”李哲輕嘆了一聲,繼續說,“以前我感觸不深,直到這次建蔬菜大棚,才體會到個人幹營生有多難。”

王鐵頭露出贊成的神色,“是這麼個道理,其實不光用在種菜方面,其他的村民也可以加入嘛,人多力量大嘛。”

“王叔,還是細分一下好,普通村民可以加入農資合作社,養殖戶可以加入養殖合作社,還有水產合作社等。各自有不同的採購和銷售需求,也方便社員交流經驗。”其實,李哲並不在乎其他村民是否參加,只是需要一個在外面行走的名頭。

沒有合作社,李哲就是個人,有了合作社,他就是集體的一員,看似只是一個虛名,可真要遇到了問題,就是截然不同的局面。

至於成立個人蔬菜公司,法律和政策層面或許可以,但實際操作起來太難了,他沒資本、沒關係、沒背景,這種吃螃蟹的事,哪裡能輪到他?只能等以後再說。

王鐵頭琢磨了一會,“這年頭幹啥都得要錢,真要成立了合作社,也需要一些經費,總不能讓村集體出吧,那其他沒參加合作社的村民該有意見了。”

“這個簡單,想要加入合作社,每個月就按時繳納社費,再用這些社費服務大家,其他的村民自然不會有意見。”

王鐵頭搖頭,“難,免費的或許還行,真金白銀的掏錢估計就沒人樂意了。”

“我有個建議,可以給合作社的社員一些福利,比如說,只要加入合作社就有資格租借村委會的拖拉機。真正有需要的人,不用勸也會加入。”

王鐵頭瞥了一眼李哲,笑罵道,“好啊,你小子在這等著我呢。”

“王叔,這是我要提的第二件事,這黃瓜眼瞅著就熟了,京城到了冬季就鬧菜荒,政策方面我是不擔心的。

問題是這交通工具,我原本想著用馬車運輸,辛苦一些也行,可馬車連檢查站都過不了,只能用拖拉機運菜。

咱村鐵牛能讓我租借一段時間不,該給的錢,我一分也不會少。”

王鐵頭說道,“農忙時節鐵牛指定不能租借,眼瞅著入冬了,借給你也行,但壞了,你得負責維修;至於蔬菜合作社的事,我得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