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章 文明的底蘊

在沈明部落中,與沈明同輩的老猿人現在寥寥無幾,絕大多數都因意外死在了道路上。

現在這些與自己同輩的老猿人以無法參與生產生活,只能趴在自己的茅草屋中啃著後代送來的食物。

年齡明明只有二三十歲,卻顯露出一副老態龍鍾的模樣,這便是原始社會的生活方式。

剛開始,沈明還會因此感到神傷,但時間一久也就看開了,這便是無窮壽命所要忍耐的寂寞。

除此之外,經過數年的發展,沈明部落的猿人已經可以透過簡單的語言進行交流。

詞彙量並不多,遠遠比不上之前的焦巖部落,但是加上一些手勢,會讓整個語言體系變得更加清楚。

沈明並沒有用前世歷史上任何一種語言,包括漢語也一樣。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傳承方式,和一個文明的底蘊息息相關。

通常語言的演變和文明的發展有著巨大的聯絡,就比如說前世的漢語。

現代漢語普通話由北方語言為基礎轉變過來的。

而在此之前,有著各個地方的官話,這些官話諺語與當地的風俗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再到中古漢語和現在語系有著更加巨大的差別,特別是長安官話中,可以聽出一種濃濃的“馬上風”。

追溯到更加久遠,在戰國時期,每個國家不論是文字還是語言都有所不同,這足以看出文明的差異性。

而上古漢語,聽到的已經不像是漢語,而是俄語,這同樣與當時生活環境有著密切關係。

如果是更加久遠的時代呢,語言是否更加不一樣?

所以,沈明為了文明的底蘊,他要讓部落自行演變語言。

這種語言的演變會刻在血脈之中,就像華夏人一眼就能看得懂繁體字一樣。

只是現在猿人的聲帶還沒有發育完全,說話時就像是管道里冒氣泡一樣,有些聽不太清楚。

除了研究語言之外,沈明還喜歡上了石板雕刻。

這是他這些年來唯一培養的興趣愛好。

作為永生者的他認為,自己應該將他所看到的,所聽到的一一給記錄下來。

雖然,現在的沈明部落語言體系還不完善,但是雕刻這種充滿藝術氣息的東西並不需要完善的語言。

他只要將他心中所想的,腦中所記的畫面,原原本本的進行復刻就行。

文明的傳承也是如此一點一滴的積累。

這一天,沈明如往常一樣,待在自己的泥屋中拿著石板雕刻著壁畫。

在他的泥屋中,擺放著許許多多的石板,這些石板上一幅幅的畫面,記錄著沈明的過去。

“王!王!”突然一個破鑼音從泥屋外由遠及近傳來,隨後一個毛茸茸的大腦袋探入屋中,對著沈明喊道:“王!外面!東西!”

這名咋咋唬唬的猿人是沈明已知年紀最大的兒子,今年十歲,也是族內最強大的勇士。

他的母親是族內一名普通的母猿人,和族內其他猿人一樣,是每年被召喚臨幸的那一位。

而也正是那時候開始,族內的猿人開始留意起了沈明的子嗣。

他們認為王誕下的子嗣會更加的聰明,更加的勇敢,也更能帶領族人走向未來。

也是因為他們,讓沈明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竟然有孩子!

之前那些孩子以無法考證,目前這位算是第一位有身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