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明部落的傳統文化下,部落中有尾巴的猿人,可以奴役沒有尾巴的人。
這裡的人不單單是指俘虜來的原始人,而是包括所有沒有尾巴的存在。
猿人們非常珍惜自己的尾巴,就如同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樣。
擁有尾巴,可以住在二樓,享受著最豐盛的食物,奴役更聽話的人類。
擁有尾巴,可以參與族內事物,發表自己意見和建議。
擁有尾巴,在祭祀的時候也是最靠近沈明的那一批。
擁有尾巴,還可以在王的宮殿裡學習更多的知識,開拓自己的眼界。
擁有尾巴有著太多太多的好處,他們可不願意失去尾巴淪為下等人。
沈明部落在這股氣氛中,原始社會的意識形態悄無聲息的發生了改變。
俘虜們的身份也發生了改變,他們不再是戰爭的失敗者,而是猿人們的私有產物。
奴隸就這樣產生了。
在沈明部落中,奴隸一詞特指那些沒有尾巴的人。
擁有尾巴的,則被稱之為奴隸主。
奴隸主對自己的奴隸有著生殺予奪的權利,並且奴隸還可以作為交易。
那些沒有尾巴的女性人類,則已生出長尾巴的猿人為榮。
經過幾年的發展,沈明部落為了貫徹落實繁衍的命令,已經不再迫害男嬰。
相反,為了讓男嬰能夠成長成為勞動力,在未成年以前,這些男嬰會被統一管理。
一旦成年後,會被分配到各個猿人的手上。
一些母猿人也會挑選身體強壯的人類作為自己的面首。
對於這一點,沒有人會提出異議。
在他們看來,無論是雄性猿人還是雌性猿人,只要能生出帶尾巴的孩子,都是高貴的。
奴隸制的意識形態形成,並不是絕對愚昧落後。
相反,以奴隸主佔有奴隸和生產資源,大大的提高了原始公社的生產力水平。
這是文明的一大進步,也是文明演變必須經過的一個過程,沈明對此並沒有加以干預。
而他所要做的,就是支援這種制度,並且將這種制度下產生的畫面刻在石板上,將制度衍生出來的文化傳遞給下一代。
除了奴隸制以外,在斯塔特的管理下,他還對農業進行了較大的改制。
透過從其他部落掠奪來的種植技巧,斯塔特命令奴隸們在大河邊開墾了大量的新田。
這些新田有斯塔特親自監督,由奴隸們負責種植。
在收穫季節,這些奴隸也能分到一成的食物,這對這些奴隸來說可謂是天大的恩賜。
至於新田種了什麼,沈明表示自己有些看不懂,但是他知道,那是能吃的東西。
隨著部落發展不斷壯大,人口也已經達到了兩萬餘人,沈明也終於決定將建造巨石陣的方案提上日程。
在系統的介紹中,巨石陣一共由三百六十五塊巨石組成,每一塊的巨石高度都要達到十米。
由此可見這座巨石陣將會何等龐大。
對於這座巨石陣,沈明有些擔心,不知道部落中的兩萬多人,到底能不能完成這個任務。
但再次之前,沈明還得先找到適合開採的資源才行。
有時候,他也會跟著狩獵隊伍們,一同外出狩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