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是不長尾巴的,代表著地位卑微的奴隸。
但是,因為血脈問題,可能會出現母親或者父親不長尾巴,自己長尾巴的這種情況。
講道理,總不可能讓自己的父親母親成為奴隸吧。
所以,為了照顧這一類與元人有著親屬關係的人類,這些人被安排成為屬官、隨從等一些有權力的角色。
只是,這一類角色都處於權力的邊緣化,所以這一類人也被稱為邊緣人,簡稱邊人。
邊人與元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地位上的差距也就只是一條尾巴。
在沈明部落中有一條規矩,元人不得隨意殺害邊人,違反者將會被斬掉尾巴,貶為邊人。
邊人雖然是權力的邊緣,但同樣也有著一定的權力,他們成為了統治階級最底層的一員,協助元人進行管理。
邊人之下,就是奴隸體系。
奴隸體系同樣也進行了階級劃分,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奴隸因為資源分配不平等,從而導致暴動對城邦產生影響。
位於奴隸最頂層的被稱為“僕”,也被稱為僕從,雖然是奴隸,但是他們可以和元人、邊人進行生活。
一旦被元人賞識,誕下小元人後,他們的地位會直接拔高,成為一名邊人。
僕從之間同樣有地位劃分,負責照顧王以及其他王族的被稱為王僕,地位最高。
一般見到普通元人有些時候也趾高氣昂,這就是典型的狐假虎威。
王僕之下便是貴僕,專門負責普通元人的生活起居。
再往下便是奴僕,這些都是從奴隸群體中提拔上來,忠於元人的人。
作為“僕”他們與“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根本就不可能會背叛。
僕從之下則是“奴”,奴也是奴隸是簡稱。
為了更好的管理奴隸,元人一般會讓邊人和僕從共同進行管理。
一是為了讓奴隸們知道,只要好好幹,服從元人,他們也可以擁有一定的地位。
二是讓他們成為戰鬥先鋒,一旦有奴隸反抗,可以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奴隸除了上等奴隸以外,其他人都生活在城邦之外。
他們以親屬關係成為一個個小團體。
親屬間的紐帶可以防止奴隸逃跑。
而上等奴隸作為管理者,同樣與這些奴隸有些親屬關係,這樣可以大大的遏制奴隸暴亂的情況。
奴隸作為社會的最底層,也只是相對元人和邊人來說地位較低。
在他們的群體中,同樣也有著屬於他們的階級,那就是老奴隸和新奴隸。
老奴隸喜歡命令新奴隸,而新奴隸因為剛剛成年,有著極強的反抗意識。
所以,這兩種奴隸之間也會時常爆發衝入。
僕從和奴隸都處於社會最底層,所以他們也被稱為角落人,簡稱角人。
這些角人一輩子爬到頂也只能成為王僕,他們後代同樣還是角人。
除非能被元人看中,否則角人一輩子是角人,後代子孫也同樣是角人。
喜歡從原始文明開始進化請大家收藏:()從原始文明開始進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