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5章 欲做丞相

他是攻略者,不講那麼多,沒錢就搶,就奪,什麼都不管,所以人家肥,長安這邊可不行,規矩是他們自己定的,百姓也是他們的,如果在這個時候強行徵兵拿錢,搞不好逼的百姓向著康泰王。

所以只拿貪官和姦商,尤其是長安附近的,一片都整治過,遠一些的鞭長莫及,不敢壓迫百姓,可這些錢根本不夠打仗,打仗就是燒錢。

打一次死個小幾萬人,全都要給銀子安撫家人,否則誰還會給你賣命?

這麼多人吃吃喝喝也全靠朝廷養著,三年下來朝廷都被吃空了,靠抄家募捐所得的銀子便如杯水車薪,遠遠不夠。

“拍賣丞相一職,起拍價便有黃金十萬兩,足夠軍需一年,頂過了這一年,往後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顧晏生繼續道,“父皇想,既然能出十萬兩黃金拍賣丞相一職,家裡必然有些基礎,身為朝廷命官,為朝廷出錢理所應當,往後有用錢的地方,只需知會一聲,與我們而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為何不拍?”

“可萬一被一個小人拍去,非但幫不了朝廷,反而禍亂朝綱,欺上瞞下,貪圖銀兩又該如何?”

“既然他不仁,也別怪我們不義,除去官服,免了官職便是。”顧晏生對答如流。

“還是不行。”大臣們還有顧慮,“丞相乃百官之首,權利極大,若被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人得去怎麼辦?”

“先考驗考驗他一番,若是個草包,將其權利架空便是,若有真材實料,丞相之位讓給他又當如何?”顧晏生舌戰群儒。

話說到這份上,大家反倒不吭聲了,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

顧晏生添一把火,“諸位別忘了,我們始終站在有力位置上,既然能讓他當上丞相,自然也能罷了他的官,一句話的事而已。”

這話似乎終於說動了眾人,百官交頭接耳,私下裡討論,有人點頭,有人搖頭,最後統一下來,多數勝少數,算是同意了顧晏生的說法。

他們同意還不行,還要皇上同意才行。

皇上三年不立丞相,是有原因的,怕再出一個何文斐,沒有丞相一職,少了一個人的俸祿不說,還能阻止丞相獨攬大權。

丞相一職太重要了,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佐成天子,助理萬機,簡而言之,沒有他不管的事。

什麼事他都能插一腳,皇上的奏摺都是他批過一遍之後才送進宮的。

小事自己處理,大事也能參與其中,權利最頂峰時還可以封駁諫諍。

譬如皇帝要發布的聖旨丞相不同意,可以封駁回去,諫諍就是丞相把自己的處理意見寫下來,皇上覺得行就這麼定了,那時差不多丞相相當於半個皇上。

現在不行了,因為權利太大,功高蓋主,造反的也不少,被歷代皇帝忌憚,十個丞相弄死了一半,權利也一層層削薄,何文斐就是個代表。

不過沒了丞相,皇上便要既當皇上,又當百官之首,每日處理三百多件奏摺,眼都看花了,一天起早貪黑,大半的時間都在看奏摺,險些沒累出毛病來。

後來將丞相要做的事交給了顧晏生,美名其曰磨練顧晏生,顧晏生這人也有分寸,自從摸了奏摺以來,未曾出過一次差錯,不過他到底還小,既要進學,又要上朝,再處理奏摺,離累病也不遠了。

所以這個丞相,立還是要立,立誰便成了問題,他這邊還沒想好,顧晏生倒給他出了個難題。

拍賣選丞相,聽起來就不太可靠,可朝廷又需要這筆錢,近些年來當真是多事之秋,先是水災,又是旱災,如今又要打仗,處處都需要錢。

顧晏生有一點說對了,沒有錢,哪日康泰王攻打而來,小命都不保,還要面子做甚?

況且正如他所說,既然能立,自然也能罷。

“準了。”

如此拍賣丞相一職的事算是敲定了,期間又說了些其它的事,辰時才退朝,等別人都走後,禦史大夫留了下來,皇上知道他有話說,招招手示意他跟上。

倆人閑逛似的,從金鑾殿溜到禦花園,這個禦花園沒有京城那個大,也湊合,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該有的都有,顧箏坐在庭院裡,叫人擺了副棋倆人下。

禦史大夫沒他沉得住氣,剛下了個開頭就忍不住問,“皇上為什麼會準許太子拍賣丞相一職?”

這其中的厲害關系不信皇上不知道,太子這麼做是想叫何鈺拍下丞相之位。

他倆從很早之前就開始算計,一個在朝,一個在野,朝中有人罩著,何鈺的生意遍地開花,沒人敢找麻煩,許多人還會主動捧場,如此一來生意更好,紅紅火火,做的又是賺錢的買賣,三年下來攢夠十萬兩黃金綽綽有餘。

換句話說這丞相之位非何鈺莫屬。

“一個小子,和康泰王,禦史覺得哪邊難對付?”皇上走白棋,白玉棋子落在棋盤上擲地有聲。

“這……”還用說嗎?“自然是康泰王。”

康泰王的危害比何鈺要大的多。